陜西考古博物館4月19日發布試行開放公告,將于2022年4月28日至7月31日對外試行開放。試運行期間實行線上實名預約訂票,門票免費。陜西考古進入了發掘研究、文物保護、展示利用、公共教育四位一體、全面發展的新階段。北京大學副校長、考古學家孫慶偉表示:這“再次迎來中國考古的‘陜西時刻’,也預示將要開啟世界考古的‘中國時刻’”。
陜西考古博物館到底有多牛?
第一,這是全國首座考古學科博物館。
常設展覽“考古圣地 華章陜西”以中國的金石學開端《考古圖》為開篇,展示了1921年中國考古學在仰韶的誕生,著重講述了1933年標志著陜西科學考古發端的寶雞斗雞臺考古,和因此而創立、成熟的中國考古類型學。西安半坡、秦兵馬俑坑、漢陽陵等新中國成立以來陜西重大遺址考古成果在這里展出。
第二,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扎堆,“明星”文物亮眼,90%以上首次公開展出。
陜西考古博物館室內展陳面積5800平方米,室外展陳區域10000平方米,涉及項目138個、共展出文物4218組5215件,其中90%以上都是首次公開對公眾展出。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歷年榮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考古發掘項目首次大規模、成系統向公眾展示, 比如石峁遺址、楊官寨遺址、蘆山峁遺址、梁代村遺址、劉家洼遺址、血池遺址、西漢渭橋遺址等。石峁的人頭石雕、周原遺址的西周最豪華銅輪牙馬車、寶雞石鼓山商周墓地一大一小青銅犧尊、上官婉兒墓志以及近年考古發掘的漢文帝霸陵刑徒俑、顏真卿書丹墓志等珍貴文物集中亮相。
第三,文物保護的最新成果、全新理念、先進技術集中展示。
“西周第一豪車”的賀家莊車馬坑遺存、蒲城元代壁畫墓直接打包搬進展廳,周代木俑通過澆灌石膏液體獲得完整形態的等等。陶瓷器、青銅器、復雜遺存、壁畫、紡織品和漆器的修復、保護與研究系統向公眾展出。
第四,臨時展覽值得期待。
陜西考古博物館依托全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省級考古研究機構—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的眾多考古成果建設而成。而在未來,陜西考古博物館還將邀請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正在開展考古發掘的各考古項目,以臨展的方式,展出最新考古成果。
(總臺記者 雷愷 郭升 曹璟)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