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近日批準發布《高標準農田建設 通則》(GB/T30600-2022)(以下簡稱《通則》),并將于2022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標準自2014年發布后第一次修訂,是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后農業農村部牽頭起草的第一個高標準農田建設相關國家標準。
《通則》以全面提升農田質量為目標,以體現區域特色為重點,面向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產業化,突出農田工程建設和質量建設,堅持“科學布局、分類施策,目標導向、良田糧用,生態理念、注重質量”等編制原則,完善相關內容與技術規范,促進農田建設高質量發展。
《通則》的突出亮點是分區域設置建設標準。充分考慮與《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年-2030年)》的有效銜接,區分不同建設目標、重點、能力和條件,將全國劃分為東北區、黃淮海區、長江中下游區、東南區、西南區、西北區和青藏區七個區域,因地制宜制定高標準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和農田地力標準參考值。《通則》還規定了各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指標,確保到2030年建成12億畝高標準農田,加上改造提升已建的高標準農田,能夠穩定保障1.3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守住國家糧食安全底線。
據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相關負責同志介紹,《通則》是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修訂該標準是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重要舉措。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將按照《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要求,與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著力開展如下工作。
一是強化標準宣貫。會同農業農村部編制標準簡明圖解、錄制專家解讀視頻,加強《通則》宣貫工作,推動形成全社會關注高標準農田建設、關注糧食安全的濃厚氛圍。同時,加強對標準使用者的宣貫培訓,推動《通則》國家標準的有效實施,引導各地區有序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
二是健全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體系。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突出重點、協調推進”的原則,統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體系建設和標準制修訂工作。適時啟動《高標準農田建設評價規范》國家標準修訂,規范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建后管護和監測評價等工作,支持各有關部門制定與《通則》配套的行業標準,引導各地區依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編制地方標準,持續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體系,更好地支撐各地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促進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7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