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美(左)帶著徒弟劉青進行電焊作業。
李顥然攝(人民視覺)
王中美(左一)和“女子電焊突擊隊”隊員在作業中。
張 弛攝(人民視覺)
作為中鐵九橋工程有限公司的首席電焊工、工匠技師,20多年來,王中美堅守一線,開展特大型橋梁焊接技術攻關及電焊作業。焊花飛濺背后,是狹窄的空間、僵立的姿勢、電光的灼傷。22萬根焊條和16噸焊絲,見證了王中美從一名普通的電焊工學徒成長為玫瑰焊將的歷程。
王中美的父親也是一名焊工。在九江長江大橋通車現場,父親自豪地對她說:“丫頭,這是爸爸參與焊接的大橋。橋通了,人們回家就方便了!”那一刻,王中美激動不已。
2001年,王中美來到中鐵九橋工程有限公司,接過父親手里的焊槍。老工長告訴她:“橋梁建得好不好關系到每一個過路人的安全,我們必須認真焊好每一條焊縫?!蓖踔忻缹⑦@句話深深記在了心底,下功夫把施焊的站位、角度、手法鉆研了個透。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在60多座世界一流橋梁施工現場,都留下王中美手持焊槍、揮汗如雨的身影。經過多年磨煉,王中美焊接的產品一次性探傷合格率高達99%。
以技立業、攻關克難,是王中美不變的追求。她創造了“王中美焊接工法”,取得27項技術攻關、17項創新成果,多項工藝填補國內空白。
“一個人再能干,力量也是有限的,我希望把技術毫無保留地傳給更多年輕人。”王中美說。2015年,中鐵九橋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了“王中美勞模創新工作室”。王中美帶領工友們開展了30多項材質試驗和焊接技術攻關,帶出了一支“女子電焊突擊隊”。
專注于行,匠心傾注。王中美和她的“女子電焊突擊隊”一起,在鋼鐵與火花中繼續譜寫勞動者之歌。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5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