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施工水域,起重工人正在緊張作業,為沉放對接做準備。
盧志華攝(人民視覺)
伶仃洋大橋西錨碇施工現場,工人在指揮橋吊司機吊裝模板。
沈衛東攝(人民視覺)
建設中的伶仃洋大橋。
劉志強 蘇振飛攝影報道
中山大橋正在加緊建設。
魏勁松攝(影像中國)
伶仃洋大橋西錨碇海上施工平臺,建設者搬運電焊機線,便于索股架設施工。
賀林平 羅 珣攝影報道
伶仃洋大橋西錨碇海上施工平臺,土建班組的建設者正在進行側墻施工,為下一步頂板作業做準備。
羅 珣 歐陽征朝攝影報道
3月下旬,位于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的伶仃洋海域,深(圳)中(山)通道這項世界級超級工程傳來好消息——
項目沉管隧道已完成24個管節的沉放對接;東、西人工島有序推進建設;伶仃洋大橋正在進行上部結構施工,中山大橋正推進箱梁架設及斜拉索掛設工作,海域引橋箱梁架設穩步推進。
建設者們奮戰在一線,揮灑智慧和汗水,攻克一項項世界難題,全力推進工程建設。
深中通道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后,又一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跨海通道工程。
通道全長24公里,其中6.8公里長的沉管隧道(沉管段長約5公里)由32節管節和1個最終接頭組成,具有“超寬、變寬、深埋、回淤量大、挖沙坑區域地層穩定性差”五大技術難點。
深中通道2024年建成通車后,從廣東深圳到中山的車程將從目前的2小時縮短至20分鐘左右,對加速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本報記者賀林平)
版式設計:張芳曼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