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振興離不開法治助力。記者從市司法局獲悉,近年來,我市圍繞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深入推進村(居)法律顧問工作,逐步構建起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服務格局。截至目前,我市5173個村、社區(qū),已有村(居)法律顧問1740人,實現(xiàn)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
依據(jù)相關規(guī)定,一名律師或者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服務村(居)數(shù)量應不超過5個。我市執(zhí)業(yè)律師主要集中在和平區(qū)、南開區(qū)、河西區(qū)等地,寧河區(qū)、薊州區(qū)等偏遠涉農地區(qū)法律服務人員較少,法律服務資源供給不足。
為有效緩解法律服務資源分布不均問題,市司法局從律師資源豐富的區(qū)選派律師對口支援偏遠涉農區(qū),在保障公共法律服務質量的同時,確保村(居)法律顧問實現(xiàn)全覆蓋。“提供法律咨詢、參與矛盾糾紛調解、服務村(居)依法治理……
村(居)法律顧問每月提供不少于1次、每次4小時的現(xiàn)場服務,每季度至少舉辦1次法治講座。”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說。
法律服務貴在精準、便捷、實效。為此,我市建立了全市村(居)法律顧問微信群,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通過微信,及時響應群眾的公共法律服務需求。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保障服務效果,有的區(qū)建立了調度員制度,每個村(居)各設一名專職或兼職公共法律服務調度員,專門負責收集公共法律服務事項,摸底掌握群眾法律服務需求,實施精準化服務。有的區(qū)實行“一街道結對一律所”的工作方式,加強律所與街道社區(qū)的雙向互動,讓尋求法律幫助的群眾有了更多“自主選項”。
“目前,市司法局開展了公共法律服務‘月度服務標兵’評選工作,接下來,會進一步完善評價和激勵機制,強化村(居)法律顧問隊伍建設,不斷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層次法律服務供給模式,推動公共法律服務向社會治理末端延伸。”該負責人說。(記者張清)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