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天山腳下的新疆昭蘇縣,有著“天馬故鄉”的稱號,那里出產了我國本土著名馬種——伊犁馬。這兩天,隨著氣溫不斷回升,積雪開始消融,在昭蘇縣馬場,1000多匹被圈養了一個冬天的馬匹在馬場職工的帶領下,準備春季轉場,回歸草原,以便能夠在即將到來的春夏季,保持良好的狀態。
春雪漸消融 天馬策馬奔騰
在昭蘇縣馬場附近的草原上,千匹駿馬草原踏雪迎春,一起來感受↓↓↓
春雪漸消融,草原上奔騰馳騁的伊犁馬,向我們展示了力量和速度之美。
新疆延伸馬產業鏈 高質量發展馬產業
其實,新疆除了本土馬種伊犁馬之外,已經有來自世界各地的20多種優秀純血馬在天山南北安家落戶,現在,新疆正在全力推進馬產業全鏈條培育發展。
正在做直播的是烏魯木齊古生態園的講解員阿合瑪熱麗,她正在展示古生太園引進世界各地的優質馬種。
烏魯木齊古生態園講解員 阿合瑪熱麗:世界上最大的馬,旁邊是最小的馬,它們的體重差有50倍!
據阿合瑪熱麗介紹,在這家汗血馬的重要繁育基地,每年能培育汗血馬60多匹,身價最高的達到數百萬元。除了培育高端優良馬種,發展旅游觀光產業,新疆還在馬產品深加工上下功夫,在昭蘇縣,含有馬油成分的20多種各類化妝品近兩年也陸續研發成功。
總臺記者蘇蒙:這個生產車間里面當地的工人師傅,正在生產的就是純天然的馬油香皂,(還)包括馬油面膜、馬油面霜等十多種的各類產品,遠銷到海內外。今年新疆的馬產業相關產值有望首次突破百億元,也成了當地農民群眾致富增收的一個重要手段。
不僅有馬油,新疆還挖掘孕馬資源,建立孕馬基地,通過持續科技攻關,變廢為寶提煉雌激素,相關年產值超過3億元。拉長了馬產業鏈,為牧民增收注入新活力。
新源縣阿熱勒托別鎮喀拉蓋依勒蘇村黨支部書記 加那提別克:喀拉蓋勒蘇村孕馬基地總共有52戶牧民從業孕馬,每一戶是10匹到15匹或者20匹,每匹馬的一年收入是兩千四到兩千五。
為進一步推動馬產業發展,今年年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新疆馬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重點推進馬產業全鏈條培育發展,到2030年力爭馬全產業鏈產值達220億元以上。
(總臺記者 蘇蒙 卜鵬 索南 阿爾曼 曹江 迪麗娜孜)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