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快推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發展,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指出,從2022年開始,各地在現有服務水平基礎上,全人群和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每年提升1~3個百分點,到2035年,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75%以上,基本實現家庭全覆蓋,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85%以上,滿意度達到85%左右。
《指導意見》指出,按照長期處方管理有關規定,為符合條件的簽約慢性病患者優先提供長期處方服務,原則上可開具4~12周長期處方。到2025年,全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應提供長期處方服務。此外,落實基本藥物目錄管理等政策,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二級以上醫院用藥目錄銜接統一,進一步適應簽約居民基本用藥需求。
在優化轉診服務方面,《指導意見》指出,統籌區域優質衛生資源,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應將一定比例的專家號源、預約設備檢查等醫療資源交由家庭醫生管理支配,可給予家庭醫生部分預留床位,方便經家庭醫生轉診的患者優先就診、檢查、住院。
《指導意見》明確,推廣彈性化服務協議。服務協議應明確簽約雙方的責權利,列出服務清單。服務協議有效期可為1~3年。
《指導意見》指出,通過專科醫生直接參與簽約服務、家庭醫生經綠色通道優先轉診專科醫生等形式,為簽約居民提供“一站式”全專結合服務,加強全科和專科醫生的協作,促進基層醫防融合,增強簽約服務的連續性、協同性和綜合性。
就重點人群,《指導意見》指出,要將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脫貧人口、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成員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作為簽約服務重點人群,優先簽約、優先服務。脫貧地區要結合實際,逐步將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等群體中的慢病患者、老年人等納入簽約服務重點人群范圍,重點做好主要慢病患者的規范管理和健康服務。
(總臺央視記者 李斌)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