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起頭顱,時而駐足流連、時而嬉戲奔跑。在可可西里,藏羚羊歡脫地奔跑著……
遠處的望遠鏡背后,趙新錄(見圖,資料照片)熱淚盈眶,哪怕已然見過無數次、守護了許多年,他仍然沉醉這一幕……
作為青海省公安廳森林警察總隊可可西里森林公安局的四級高級警長,這已是趙新錄在可可西里堅守的第二十五個年頭了。前不久剛獲“最美基層警察”提名獎的他,從克服各種困難扎下根來,到運用各種手段加強保護,再到留下一支團結協作的工作隊,風染芳華一寸寸,比年輕時更有干勁。
“只要真心愛一項事業,就沒有什么困難克服不了”
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清冽的空氣壓迫著胸腔,讓人每走一步都像是負重前行……
可可西里這片4.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野生動物的天堂。然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盜獵的捕獵聲打破了高原的沉寂:藏羚羊從20多萬只下降到不足兩萬只,藏野驢、野牦牛數量也急劇減少。
1997年,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設立,急需一線工作人員。彼時,趙新錄剛從部隊復員。20多歲的他躊躇滿志,“環保衛士”索南達杰用生命守護可可西里的故事讓他“感動也震撼”。“聽到分配結果時,幾乎沒有多想就到這兒來了。”
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著,左右翻滾,整日整夜盯著天花板看,走在地上,邁一步喘一口氣,站著站著鼻血就流了出來……在高寒缺氧的極端條件面前,幾天下來,趙新錄也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直到第一次參加巡山,“看到幾十只藏羚羊被捕獵,當時非常生氣!”趙新錄對第一次抓捕盜獵分子的情形歷歷在目,“那是一種生命對另一種生命的侵犯,不可忍受!”
帶著“不可忍受”的“倔”,趙新錄開始想辦法適應這里的環境……“只要真心愛一項事業,就沒有什么困難克服不了!”在趙新錄手機里,珍藏著一張他剛復員時的照片:體型瘦削、臉龐白凈,清澈的眼神看起來帥氣逼人,與眼前這位頭發稀少、皮膚黑紅的“老趙”判若兩人,這也被趙新錄經常拿來自嘲,“不管形象如何變化,我都要守在這里。”
“可可西里已有多年沒出現過捕獵的聲響”
從格爾木市出發,沿著109國道向拉薩方向行駛。過了楚瑪爾河不久,一個金色的藏羚羊雕塑映入眼簾,和背后的幾間屋子一起,矗立在空曠天地間,顯得孤獨又高大。索南達杰保護站到了!
這里就是趙新錄戰斗和工作的地方。隨著保護力度的加大,可可西里的盜獵盜采現象已成為過去,如何應對新形勢下的保護需要,巡山與駐站,趙新錄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進山之前,鋼板、千斤頂、備用輪胎、補充的汽油,還有噴燈帳篷、鍋碗瓢盆、被子鋪蓋,等等,車的配件、人的‘配件’一樣都不能少;進山之后,手機沒信號,大家聽完所有下載的歌,說完所有想說的話,仍然會有漫長的寂寞……”趙新錄回憶。
25年里,他和同事們行程80余萬公里,巡山500多次,組織破獲多起特大盜獵案件和非法運輸、買賣藏羚羊皮等野生動物產品案件,其中重大、特大案件2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和違法人員354人,收繳槍支21支、子彈3萬多發、汽車38輛、藏羚羊皮3909張……如今,趙新錄進到可可西里,就是不用地圖,憑感覺也能知道自己在哪兒。
除了巡山,一年中,趙新錄絕大部分時間就在站里。“以前,這里只有幾間鐵皮房子,大伙喝地下苦水、吃泡面;現在好多了,我們有了宿舍、倉庫,還有展覽廳,食物和水也是從格爾木運上來的。”趙新錄言語鏗鏘,亦有自豪:“可可西里已有多年沒出現過捕獵的聲響。”
“我們將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著手,改善保護站的工作生活條件”
燒開大鍋水,放進去奶瓶,煮沸消毒后取出瀝干,然后再煮開牛奶,晾溫裝瓶……經過一系列繁復的程序后,索南達杰保護站工作人員龍周輕聲呼喚,8只藏羚羊歡快地跑了過來,一邊咂著奶瓶,一邊用身子蹭著他的腿,眼睛里像個孩子一樣充滿溫柔與依賴……
“巡山時,無論是碰到走散的小藏羚羊,還是其他受傷的動物,我們都會帶回保護站照顧,久而久之,保護站就有了野生動物救助中心。”龍周說,“接下來,我們將對這些小家伙進行野化訓練,最終放歸大自然。”
在索南達杰保護站,像龍周一樣的工作人員共有13名,平均年齡只有30歲。日復一日地巡山和駐站,讓黝黑和粗糙的皮膚成為他們最鮮明的印記。
“駐站的生活雖然枯燥,但也有很多難忘的瞬間,每年把收養的藏羚羊放歸野外時,我們不走它們就不走,我們離開時,它們就追著車子跑……大伙舍不得、哭紅了鼻子,可沒辦法,大自然才是藏羚羊最好的歸宿。”龍周說。
作為保護站的“大家長”,趙新錄成了大伙兒的主心骨。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可可西里地區水源涵養功能不斷提升,藏羚羊種群數量已達到7萬多只,雪豹、藏原羚等珍稀瀕危物種種群數量也逐年增加,成為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最豐富和最完整的生物基因庫。
“接下來,我們將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著手,改善保護站的工作生活條件,提升動植物保護水平,讓雄鷹飛得更高,讓藏羚羊跑得更歡實。”采訪結束時,趙新錄熱情地向記者介紹起保護站未來的發展規劃。遠處,天色逐漸暗淡,地平線托起漫天星光,照亮了保護站的小院,也仿佛照亮了可可西里無數生靈的夢鄉……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5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
頭條 2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