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厲衍飛】“請問您有什么需要幫助”“離席時請您注意腳下”……這些是國家體育館志愿者王梓博重復最多的話。22歲的王梓博是北京交通大學大四學生,也是北京冬殘奧會12名殘疾人志愿者之一。北京冬殘奧會共9000余名志愿者,這12名殘疾人志愿者分布在5個競賽場館和7個非競賽場館。
在助聽器幫助下,先天伴有聽力障礙的王梓博可以正常交流,在冬殘奧之前他也服務于北京冬奧會。王梓博記得,在中國隊和德國隊冰球比賽前,他主動引導一名找不到座位的觀眾快速落座,事后這名觀眾還主動與他合影留念,“最大的快樂就是幫助別人”。
在位于張家口賽區的國家冬季兩項中心,也有一位殘疾人志愿者。44歲的楊旭來自河北秦皇島,“我的愛人也是殘疾人,她非常支持我,我是帶著兩個人的夢想進行志愿服務”。除了本職工作,楊旭還化身場館無障礙環境“體驗官”——大到輪椅坡道,小到電梯按鈕,每當發現問題,他都會拍照存檔,提出改進意見。身為英語老師的楊旭還為場館錄制英文提示語,書寫中英文通知。“我希望激勵更多殘疾人走出家門,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北京冬殘奧也有外籍志愿者的身影。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赤道幾內亞留學生森迪主要負責觀眾引導和服務。2016年來到中國的森迪,希望能夠成為中外交流的使者,“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中外交流的大平臺,我非常樂意為此貢獻力量”。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3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2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
頭條 2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