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健全防災減災體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近日,省減災救災委出臺《安徽省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21-2025年)》,對未來五年防災減災工作做出部署,提出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體系、能力現代化的任務目標。
自然災害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生活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威脅。《規劃》提出了自然災害防治現代化的任務目標,其中包括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健全法規和預案標準體系、災害信息共享和發布機制、社會力量和市場參與機制、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區域減災交流合作機制。同時,提升災害綜合監測預警能力、災害工程防御能力、應急搶險救援救災能力、應急物資保障能力、防災減災科技支撐能力、基層綜合減災能力。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預防為主、綜合減災,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科技賦能、精準應對,依法管理、社會共治,區分災種、分片治理”……《規劃》提出關于防災減災的基本原則。《規劃》指出,要努力實現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災害綜合監測預報預警信息發布平臺進一步完善,關鍵基礎設施和學校、醫院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的災害設防水平進一步提高。
一項項防災減災重點工程,成為防災減災體系現代化建設的抓手。《規劃》確定了9項重點工程,包括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程建設工程、綜合風險監測預警平臺建設工程、自然災害搶險救援隊伍建設工程、自然災害應急救援基地建設工程、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工程、防災減災救災技術支撐力量建設工程、自然災害保險建設工程、全省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建設工程、全省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工程等。
《規劃》還明確,要建設安徽省應對自然災害搶險救援基地,為全省自然災害應對提供搶險救援、人員培訓、物資儲備等綜合保障。實行省級生活類救災物資儲備庫布局“全覆蓋,1+N”模式,全省16個市都要設立省級生活類救災物資儲備庫,多災易災、偏遠山區、革命老區等重點區域實行市區1個省級生活類救災物資儲備庫和縣(市、區)多個省級生活類救災物資儲備庫的布局。
應急避難場所要及早規劃建設,可以在災害發生時最大程度減少傷亡。《規劃》提出,要完善地震應急避難場所規劃布局,根據人口分布、城市布局、郯廬斷裂帶特征和長三角城市群分布等,指導郯廬斷裂帶沿線和長三角城市群按I類標準建設能夠覆蓋一定范圍、具備應急避險、應急指揮等功能的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