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省政府召開“奮勇爭先開新局”系列新聞發布會。記者了解到,“十四五”時期,我省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將不少于30萬套(間),確定合肥、蕪湖、蚌埠、淮南、阜陽、六安等6個城區常住人口達到大城市標準的城市,為我省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重點城市。
在全國率先完成設區市全面體檢
安徽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吳桂和在會上介紹,2021年,我省組織編制了城市體檢技術導則,建立5個維度“78+X”城市體檢指標體系,并在全國率先完成設區市全面體檢,查找出城市宜居性不優、公共服務設施供給不足、基礎設施系統性不強、城市風貌特色不明顯等四大類突出問題,逐市提出“診治”對策建議,形成“1+16”城市體檢報告。
“我們堅持‘留改拆’并舉、保留利用提升為主,組織開展城市更新片區(單元)試點,統籌片區更新和‘十大重點工程’建設,完成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投資1162.1億元。”吳桂和表示,去年我省新增城市綠道628.8公里、公共停車泊位8.1萬個、污水日處理能力44.5萬噸,改造市政污水管網1003公里。
2021年,我省強化住房公積金支撐作用,推進靈活就業人員繳存住房公積金,新增開戶91萬戶,租賃住房消費提取18.9億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436.9億元。實施物業管理群眾滿意度提升行動,化解矛盾糾紛9000余件。
各市都想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
記者了解到,我省將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到2025年,針對新市民和青年人多、房價偏高或上漲壓力較大的大城市,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占新增住房供應總量的比例力爭達到30%以上。“十四五”時期,全省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將不少于30萬套(間),其中,2022年全省計劃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9.85萬套(間)。
同時,確定合肥、蕪湖、蚌埠、淮南、阜陽、六安等6個城區常住人口達到大城市標準的城市,為我省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重點城市。其它城市(含縣級城市)確有發展必要和需求的,報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后實施。經省人民政府確定的城市,享受國家和省相應的支持政策。目前安徽省16個省轄市和廣德市均提出了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發展計劃。
保障性租賃住房以小戶型為主
“十四五”時期,我省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發展從保障對象和建設標準、積極引導各方參與、實行低于市場租金的租金標準、發展方式等方面明確具體要求。明確建設標準以建筑面積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小戶型的比例原則上不低于80%,考慮三孩生育政策的實施,可建設少量建筑面積不超過90平方米的戶型。合理配套必要的商業服務設施。保障性租賃住房租金標準接受城市政府指導,租金不得高于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租金的90%。按照職住平衡原則,提高住宅用地中保障性租賃住房用地供應比例,原則上比例不低于5%,在編制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時,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優先安排、應保盡保等。
此外,還從土地支持政策、簡化項目審批、加大補助資金支持、落實稅費減免政策、執行民用水電氣價格、金融支持政策等方面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政策。(梅辰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徐琪琪)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4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