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晚上,北京冬奧會閉幕式在鳥巢舉行,約4萬人歡聚鳥巢。從最遠的張家口到北京23個遠端集結點,觀眾通過組織高效的交通運輸,完成“家”門口到會場的空間轉換。讓“遠道客人”晚來早走、公鐵聯運無縫銜接……除了一貫的準時高效,交通保障過程中的精心、貼心彰顯“北京溫度”。
平谷觀眾抵達鳥巢1分鐘不差
“門頭溝車隊準時出發了……”20日15時05分,位于市公安交管局的冬奧交通保障指揮調度中心內,工作人員記錄著遠端集結點的發車時間。數塊高清屏幕組成的監控大屏上,車隊行進畫面、車頭視角實時呈現。不需要前方人員匯報,車輛狀態盡在掌控。安裝在所有涉奧車輛上的智能指揮調度終端,給指揮調度中心裝上“千里眼”。
“昌平出發了”“石景山出發了”“平谷、順義、密云出發了”……市交通委負責閉幕式交通保障的丁松,手中捧著密密麻麻的閉幕式交通運行流程表,一條條仔細比對,不能遲,也不能早,準時是高效有序的前提。這張流程表上,當日細碎的發車任務多達238條,運輸高峰期,任務間隔最小只有5分鐘。
在這個“三合一”指揮中心,來自市交通委、市公安交管局和冬奧組委交通部的工作人員,都在忙碌著。“北四環輔路有交通事故!”大屏幕上可以清晰看到,一名電動車騎手與社會車輛發生碰撞,不到10分鐘,交警、急救車輛都趕到現場,快速處置、恢復交通。
為保障各類人員運輸銜接順暢,市領導親自部署,建立了由車長、集結點負責人、運輸企業調度、帶道警長和區運管部門負責人之間的“握手”機制。“平谷車隊進場了,1分鐘不差!”市交通委工作人員邊記錄邊驚嘆。一旦發現某車隊行駛進程“超前”,調度人員會及時聯系帶隊警長,“適當壓壓車,準點進場,別扎堆兒。”
張家口“客人”晚來早走
閉幕式人員運輸總規模約4萬人,涉及車輛千余輛,保障人群包括奧林匹克大家庭成員、三賽區技術官員、運動員、演職人員、志愿者、觀眾、新聞媒體等十余個群體。“總結開幕式交通保障經驗,我們在公鐵接駁時刻表等方面繼續細化優化,武警、公安特勤部門也進駐指揮中心,確保進場散場時不出現溝通問題。”指揮調度中心綜合組負責人、市交通委綜合運輸處處長張濤介紹。
閉幕式運輸,一個寫進保障方案的重要服務原則就是“晚來早走”,這主要是服務張家口賽區遠道而來的“客人”。17時10分,早就“鎖定”高鐵太子城站站臺的監控畫面上,一趟趟金色大巴車首尾相接、陸續抵達站臺,大巴車門對著高鐵車門,讓轉運人員無縫銜接上車。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20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9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
頭條 2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