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2月1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邱晨輝)在全球變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冰川、凍土、水文、植被等要素如何被氣候變化影響?對“世界屋脊”上多條大江大河發(fā)源地的江河源區(qū)輸沙量有何影響?我國第二次青藏科考給出最新研究。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今天發(fā)布消息稱,該所環(huán)境變化與多圈層過程團隊與合作者,用數(shù)據(jù)和理論分析證實了暖濕化氣候背景下,雅魯藏布江源區(qū)輸沙量增加;冰川融水徑流顯著增加,降水徑流和總徑流呈不顯著增加趨勢;侵蝕性降水及降水侵蝕力增加;春季解凍期顯著提前且年內(nèi)解凍期變長;植被覆蓋度趨好,河流輸沙量以每10年增加18.9%的變化率顯著增加且沒有檢出突變拐點。該研究成果近期在線發(fā)表于學(xué)術(shù)期刊《全球和行星變化》。
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副研究員史曉楠說,在我國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xué)考察研究和國家自然科學(xué)基金支持下,研究團隊通過分析雅魯藏布江流域各沙站1972年至2008年水文數(shù)據(jù),利用寒區(qū)水文模型的徑流分量模擬、土壤侵蝕模型的侵蝕因子計算等方法估算流域水文、冰凍圈和植被等關(guān)鍵影響要素,定量刻畫出氣象要素、冰川融水、土壤凍融和植被覆蓋等因子對輸沙量年際變化的貢獻率。
研究團隊分析輸沙量增加的定量歸因結(jié)果表明,降雨侵蝕力增加和春季凍土解凍時間提前,導(dǎo)致泥沙物源增加貢獻71%,其中降雨侵蝕力增加貢獻55%、解凍期增長貢獻16%;降水量增加貢獻43%;盡管流域冰川面積占比較小(1.17%),冰川融水的增加仍貢獻14%。
論文通訊作者、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員張凡說,河流泥沙是關(guān)乎土地資源利用、糧食安全以及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指標(biāo),也是關(guān)乎碳源碳匯、土壤養(yǎng)分分配、地球生物化學(xué)過程等的重要指示。他告訴記者,此次研究定量刻畫冰凍圈關(guān)鍵要素變化對江河源區(qū)輸沙量的影響,明確植被對水土流失的有效緩沖作用,既為氣候變化增加河流輸沙量的論點提供可靠論據(jù),也為高寒流域徑流泥沙變化歸因研究提供合理框架,這對深入理解未來氣候變化下的高寒流域水土資源環(huán)境與生態(tài)安全屏障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7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
頭條 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