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臺滑雪,運動員以滑雪板(雙板)為工具,沿人工搭建的跳臺飛速下滑,在起跳點騰空,身體躍入空中“飛行”,在著陸區著陸。滑行速度、起跳時機和方向以及選手心理素質,是決定比賽成績的主要因素。運動員裝備包括雪板、雪鞋、連接雪鞋和雪板的固定器、連身服、頭盔、手套、風鏡等。
跳臺滑雪的比賽場地主要由起滑門、出發臺、助滑坡、起跳點、標準點(K點)、著陸坡和裁判臺構成。跳臺有標準臺和大跳臺兩種,標準臺K點為95米,大跳臺K點是125米。K點是運動員距離分的評分原點。運動員落地,超過著陸區K點加分,不到K點則減分。運動員每次跳躍的分數由出發門分值、距離分、飛行姿態分、風力補償分組成。助滑、起跳、著陸是比賽的關鍵部分。
與“大跳臺”相關的項目,除了跳臺滑雪大跳臺外,還有單板滑雪大跳臺和自由式滑雪大跳臺。雖然都叫“大跳臺”,但三者各有特色,區別主要在運動員裝備、評分規則、比賽場地等方面。
運動員裝備不同:跳臺滑雪和自由式滑雪大跳臺比賽中,運動員穿雙板;單板滑雪大跳臺比賽中,運動員穿單板。
評分規則不同:跳臺滑雪根據運動員的飛行距離和飛行姿態打分;單板滑雪大跳臺和自由式滑雪大跳臺主要考量運動員在空中表演空翻、回轉、抓板等動作。
比賽場地不同:北京冬奧會跳臺滑雪比賽在國家跳臺滑雪中心舉行;單板滑雪大跳臺和自由式滑雪大跳臺均在首鋼滑雪大跳臺進行。
北京冬奧會跳臺滑雪設5個小項,分為男子個人標準臺、個人大跳臺、團體;女子個人標準臺;混合團體。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飾物“如意”,將跳臺剖面的S形曲線融入“如意”的造型中,實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與冬奧場館建設完美融合。“雪如意”的兩條賽道分別是大跳臺和標準臺,賽道頂端一個圓環直徑約80米、總高約40米的區域,賽后可用于公眾的觀光游覽。
整理:史 哲
制圖:張芳曼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3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2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
頭條 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