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立春。天文科普專家表示,和剛剛過去不久的辛丑牛年“兩頭無春”不同的是,壬寅虎年是“單春年”,只有一個“立春日”。
海報制作:馮娟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先民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并逐步完善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也是中國最早的結合天文、氣象、物候知識指導農事活動的歷法,至今仍在影響國人,指導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楊婧介紹,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節氣,又稱打春、正月節,“立”是“開始”的意思,以立春為春季的開始。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可見“立春日”的重要性。
海報制作:馮娟
二十四節氣把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即一個太陽年劃分成為24個等份并分列在陽歷的12個月里,月首叫“節氣”,月中叫“中氣”,即一個月之內有一“節”一“氣”,簡化為“節氣”。
由于二十四節氣是依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周期而定,本質上屬于陽歷,而陰歷是根據月相的變化周期來制定,即月亮圓缺的一個周期,稱為一個“朔望月”。
陰歷平年一年比陽歷一年少11天左右。為了協調陰歷與陽歷之間的天數,需要用“置閏”的方法來調整,平年12個月,閏年13個月,平均每19年一個周期,這樣將陰歷與陽歷二者配合起來的歷法稱為“陰陽合歷”,即農歷。
農歷閏年(有閏月)的天數比農歷平年(無閏月)的天數多出30天左右,故農歷閏年有25個節氣,而農歷平年則有23個或24個節氣。
因為立春在歲尾或歲首,所以經常出現立春節氣跑到上一農歷年的歲尾或跨到下一農歷年的歲首,這就出現了農歷年“雙春”“單春”或“無春”的不同情況。
基本上,平均每19年中就有7年“雙春”,7年“無春”,5年“單春”。
海報制作:馮娟
壬寅虎年是一個農歷平年,共有355天,具體來說,對應的陽歷日期是2022年2月1日至2023年1月21日,其間只有一個“立春日”,在陽歷2月4日。
而之后的癸卯兔年是一個農歷閏年,有個閏二月,因而就有兩個“立春日”,都在陽歷2月4日。
楊婧表示,農歷年“雙春”“無春”“單春”都是正常的歷法變化,與人的運氣運道、吉兇禍福毫無關系,公眾千萬不要被誤導。
記者:周潤健
頭條 22-02-04
頭條 22-02-04
頭條 22-02-04
頭條 22-02-04
頭條 22-02-04
頭條 22-02-04
頭條 22-02-04
頭條 22-02-04
頭條 22-02-04
頭條 22-02-04
頭條 22-02-04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