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過年好!祝您二老身體健康虎年吉祥……”
1月31日23時許,在滿洲里國門附近的鐵路口岸貨檢現場,執勤間隙的滿洲里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二隊的田潤澤給遠在吉林松原的爸爸媽媽視頻拜年。看到田潤澤穿著防護服,田潤澤的媽媽囑咐兒子“保重身體,守好國門。”
簡短的問候后,田潤澤掛斷了電話。此時洪亮的汽笛聲傳進值班室。田潤澤和同事拿起對講機、手電筒,斜挎一個工具包,向剛剛停靠的入境列車走去。
據介紹,為了做好疫情期間鐵路口岸的閉環管理工作,滿洲里邊檢站在口岸現場設置了前置查驗崗值班室,說是一座查驗崗值班室,其實是由集裝箱搭建起來的“臨時落腳點”。10余名民警與外界隔離,在這里組成“獨立作戰小單元”,便于24小時不間斷開展邊防檢查工作。
從前置查驗崗出來,沿著鐵路線去往列車駕駛室的小路上,早些時間下過的雪已經踩成了冰,行走十分困難。大約走了300多米,田潤澤和同事來到了列車的駕駛室下。“
隔著車窗玻璃,說話聽不清楚,但是我們一舉桿,俄籍司機就會把證件貼在玻璃上。”照片傳回監控室,民警通過檢查核對后錄入到專用的查驗系統。“證件錄入正常!”聽到對講機傳來的訊息,田潤澤從工具包里掏出一個磁吸封條,利用長桿使其牢牢貼在了司機駕駛室的門上。
田潤澤告訴記者,“通過‘無接觸’查驗、磁條封控車門,一方面避免了跨境列車司機與邊檢、海關工作人員的直接接觸,最大限度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另一方面減少了跨境列車司機與外界的接觸,確保司機在國內停留的數個小時內不下車、不與外界接觸。”
當晚,滿洲里氣溫接近零下三十度。完成核驗工作后開始進行車體檢查,一個來回下來近2公里,田潤澤的防護面屏上已經凝結起厚厚的霜。“現在配套電子監控、車底掃描等系統,不單單依靠人力檢查車體,大幅提高了貨列通關效率,口岸運量穩步回升。”在返回的路上田潤澤如是說。
回到值班室,田潤澤看到桌子上摞著3盒餃子,他開心地說“呵呵,年夜飯來了。”田潤澤說:“今年春節是他第4年在崗位上度過。滿洲里口岸全年不閉關,平均每天有30多列進出境火車,這個崗位離不了人。加上現在是‘防疫情保通關行動’關鍵時期,口岸更需要有人留下來堅守。昨天和媳婦、孩子通過電話,他們表示很理解,也支持我堅守崗位。媽媽的牽掛、愛人的支持讓我的心里很暖,感覺背后有了強大的依靠。”
文/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王利軍
對列車駕駛室進行磁條封控。攝影/馬皓月
檢查列車車體。攝影/馬皓月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