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28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主任趙堅介紹,航天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綜合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發展航天既要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的跨越發展,又要將科技創新的成果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
首先,航天的高投入能夠帶來高產出,整體效益十分明顯,據初步統計,可以達到1∶10以上的投入產出比。航天新技術的應用,帶來了產業發展的巨大變革,航天技術成果轉化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推動了智慧交通、新能源、新材料等發展,對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航天應用已經廣泛用于國土資源調查、環境保護、農業發展、林草監測、防災減災、氣象預報、海洋開發、交通運輸、教育醫療、城鄉建設等經濟社會各個領域,衍生出的新技術應用,也已經進入千家萬戶,老百姓也能切身體會到航天科技所創造的美好生活。例如,衛星導航定位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助手,極大方便了人們的交通和出行,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氣象衛星可以提供全球和特定地區的精準氣象預報,為人們的衣食住行提供暖心、周到的氣象保障。
最后,航天的發展不僅推動了航天產業鏈的快速形成,而且賦能傳統產業,促使產業升級換代和提質增效。航天產業是高度復雜化和規模化的集合,將有力推動全產業鏈發展。當前,航天技術輻射帶動作用日益提升,相關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在發展的模式上也逐步形成了行業應用集約化、爆發式增長。形成央企集團向地方輻射發展,地方政府鼓勵特色企業聚集發展,優勢民營資本參與專業化投資等新發展格局。通過商業化發展,將與政府投入形成合力,進一步提高航天發展效益。
(總臺央視記者 李寧 劉婷玉)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