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28日電(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在今天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主任趙堅介紹到,“羲和號”衛星是我國首顆太陽探測的科學技術實驗衛星,在太陽科學探測方面,該衛星在軌獲得了太陽H-α譜線,全日面的H-α波段的光譜圖像,屬國際首次。
趙堅說:“這顆衛星經過三個多月的在軌測試和實驗,已經完成了衛星平臺技術驗證40多次,對太陽進行了探測成像290多次,衛星的平臺及有關載荷工作穩定正常,功能和性能滿足研制總要求。這顆衛星在軌還將繼續執行相關的科學實驗任務,和我們一起度過春節。”
趙堅表示,目前,“羲和號”衛星已經取得了一系列技術和科學實驗成果。在軌驗證了新型高精度衛星平臺的超高指向精度和超高穩定度技術,與傳統的同等慣量衛星平臺相比,這顆衛星的指向精度和穩定精度均提高了兩個數量級。
太陽H-α譜線是什么?趙堅解釋到,太陽的H-α譜線是光子與氫原子相互作用后,電子能級躍遷產生的譜線,是太陽暴發時響應最強烈的一個譜線,能夠直接反映暴發的特征。以前,人類對太陽的觀測,H-α譜線只能在地球上進行探測,但因為受到大氣擾動,這個數據是不連續、不穩定的。
“現在通過衛星在軌進行探測,就可以去掉這些不穩定因素,對太陽進行高分辨率的觀測和成像,可以更加準確地獲得太陽暴發時大氣溫度、速度等物理量的變化,進而建立起太陽暴發從光球到日冕的能量積累、釋放、傳輸的完整物理模型,對研究太陽暴發的動力學過程及物理機理提供關鍵數據,有望獲得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產出。”趙堅說。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8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
頭條 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