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 ?李耀】香港正遭受奧密克戎和德爾塔變異毒株的雙重夾擊,坊間再度興起中藥購買熱。
據香港《星島日報》25日報道,今年初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曾表示,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有中藥起到重要作用,一些中藥對德爾塔變異毒株能產生穩定的體外抗病毒作用。最近,由于海外開始新一波疫情,不少香港父母再度開始囤貨,將中藥寄給在海外工作或上學的孩子。
報道稱,一名香港母親的兒子在加拿大工作,只能讓丈夫探望時親自帶一箱中藥去。兒子兩周前“中招”,服用此藥以緩解感冒癥狀,如今已康復。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建筑學系上三年級的麥同學上周被室友傳染,他在港的母親為此在香港連鎖中成藥店買藥寄給他備用。
有港媒記者以顧客身份在香港連鎖店購買連花清瘟膠囊。職員表示,該藥的功用是清熱解毒,近日很多人購買,但坦言不知道能否預防新冠病毒。屈臣氏回應稱,疫情暴發以來,售賣的健康產品包括連花清瘟膠囊等均有明顯升幅。一些藥店在第五波疫情前每天賣出30多單,近日大漲到超過百單。
不過中醫博士李曉汶稱,連花清瘟含有金銀花、連翹、板藍根等,作用是清熱解毒,對治療及預防發燒、鼻塞頭痛、喉嚨痛等輕癥有效用。她說,早在內地暴發第一波疫情時就有不少內地人搶購連花清瘟,香港也有不少人把它作為常用藥,但她提醒市民要找注冊中醫師配藥。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說,關于該藥的臨床研究依然不足,“沒有在醫學雜志看到這些資料”。他不建議市民隨便服用,若身體不適,應立即求醫。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也說,尤其長者,盡早接種新冠疫苗才是最佳的抗疫方法。
香港市民莫先生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和內地一樣,香港人平時也是中西藥結合著吃,尤其在小感冒、調解身體內分泌或補充營養時,當地民眾都有一些常用的中藥。“經常吃的牌子有京都念慈菴和潘高壽,這些都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還有一些內地的牌子比如同仁堂,也較受歡迎。”尤其是感冒不嚴重時,有些人為了不影響白天學習和工作,比起藥效較強烈的西藥會更傾向于吃中藥。
不過,也有常往返于國內外人士和留學專家提醒說,有一些境外地區是禁止郵寄中藥的,應注意出入境他國的時候仔細查看禁止攜帶的物品。以美國為例,雖然可以郵寄中藥并允許攜帶入境,但也有例外,比如藥材中不能含有種子類材料。珍貴的中藥材如蛇膽、豹骨、虎皮等含有保護類動物成分,也被禁止入境。此外,寄生類植物如兔絲子、石斛等,以及陳皮也在禁止入境名單之列。(葉藍)
頭條 22-01-25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