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疫情使香港的營商環境變得艱困,中美關系緊張更增添在港美國企業的壓力。不過香港美國商會最新調查顯示,在港美企對香港營商前景的信心比去年大為增強。
港媒20日報道,這項調查在去年9月至10月進行,訪問了262名香港美國商會會員,其中151名為主要企業代表,111名為個人會員。商會19日公布的“2022商業前景調查”結果顯示,對未來12個月商業前景信心表示“非常樂觀”及“樂觀”的比例總計達41%,“非常悲觀”及“悲觀”為23%,“中立”者占35%。針對香港過去12個月的營商環境表現,認為“優秀”和“很好”的會員占21%,認為“好”的占30%,“一般”占31%,“差”占18%。而在去年調查中,認為“不穩定/越來越差”者占61%。這表明,美企對去年香港的營商環境比對2020年大為改觀。
關于在港美企未來兩年是否計劃擴大投資,29%的會員表示“會拓展業務”,只有15%表示會減少業務,投資計劃維持不變的占56%。同時,表示收入增加的公司占41%,比表示收入下降的企業多出9個百分點,表示收入維持不變的則為27%。
香港美國商會稱,86%的受訪會員提到中美關系惡化對其業務有一定影響,但目前最大的商業挑戰是香港嚴格的國際旅游限制,超過中美關系。不過多數受訪者認為香港作為全球樞紐具有競爭力,每10家企業中就有6 家以香港作為全球或地區總部,資本自由流動、國際連接以及稅制是香港三大最具競爭力因素。只有5%的受訪企業明確計劃將總部遷出香港。
與此同時,粵港澳大灣區的龐大商機也備受美企關注。調查顯示,有60%的受訪者已經在大灣區有業務,95%及74%的美企在深圳和廣州有業務,47%在澳門有業務。針對“未來3年是否在大灣區擴張業務”,34%的受訪者表示將擴大營運,7%表示“顯著擴大”,56%“維持不變”,“減少”或“顯著減少”的分別僅有2%及1%。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分析稱,盡管華盛頓想讓美企配合其壓制中國的戰略,但企業做生意都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美國企業主要看中亞洲的經濟前景,香港仍是外國企業進軍內地市場的重要跳板。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