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印發《海南省“十四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通知,提出了海南“十四五”期間將開展重點海灣水環境污染和岸灘、海漂垃圾污染整治,全省建成19個“美麗海灣”。
《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期間海南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目標,將重點海灣水環境污染和岸灘、海漂垃圾污染得到有效解決,近岸海域環境質量持續穩定改善,全省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例不低于99%,主要入海河流入海斷面消除劣V類,初步構建現代化海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在海洋生態修復方面,海南島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于60%,岸線整治修復長度不少于70千米,濱海濕地生態修復面積不少于5350公頃,其中,新增紅樹林濕地不少于1700公頃,紅樹林修復面積不少于3200公頃。
據了解,海南將結合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成果,全面開展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2025年年底前完成近岸重點海灣入海排污口整治。在2025年底前,海南將建立健全“受納水體—入海排污口—排污通道—污染源”全過程監管體系,建立入海排污口分類監管體系。在海水養殖污染方面,海南將開展陸域海水養殖聚集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2022年年底前完成禁養區內陸域海水養殖清退工作。
海南還將開展一批入海河流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對海口市秀英溝、海甸溪,三亞市三亞河、藤橋河、寧遠河等多個市縣河流流域開展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在海上污染分類防治方面,海南將在2025年年底前在全省商港、中心漁港和一級漁港制定并落實“一港一策”的污染防治措施,建立和推行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監管聯單制度。
海洋微塑料污染也是海洋生態保護的重點之一。海南將在2021年年底前完成海洋微塑料試點監測和海洋微塑料污染狀況調查,2023年年底前將海洋微塑料納入常態化監測。
海南還計劃在2025年年底前,建成鋪前灣、三亞灣、海棠灣、亞龍灣、榆林灣、后水灣、峨蔓—魚骨灣、木蘭灣、博鰲港灣(含沙美內海)、石梅灣、小海、香水灣、新村灣、龍沐灣、感城港灣、北黎灣、棋子灣、博鋪港灣、花場灣等19個“美麗海灣”,提升海灣生態環境質量、生態功能和發展質量。(記者譚琦)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