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16日播出電視專題片《零容忍》第二集《打虎拍蠅》。
涉糧腐敗問題,一方面直接侵害農民利益,一方面變相套取國家資金,“轉圈糧”就是又一種典型手段。我國糧食收購以市場化收購為主導、政策性收購為補充,遇上糧食供大于求的年份時,市場糧價如果低于一定價格,國家就會啟動政策性臨時收儲,俗稱“托市糧”,就是用國家保護價收購農民的糧食,目的是防止谷賤傷農,保障糧農利益,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這也是維護糧食安全的宏觀政策之一。然而,一些主要糧產地有人用“轉圈糧”的方式,鉆這個制度空子。儀征多家基層糧站就是如此,當“托市糧”收購啟動時,將先前以較低價格收購的商品糧,通過虛假合同偽裝賣出,實際暗度陳倉,轉為價格更高的“托市糧”買進,一方面能賺取差價,另一方面,“托市糧”屬于國家儲備糧,國家還會付給糧庫配套的保管費用,一舉兩得。
把糧食裝車轉上一圈,再假借一些關系人的身份證和賬號冒充農民,完善賣糧手續,商品糧就搖身一變成了“托市糧”。
儀征市紀委監委調查發現,多家基層糧站出現腐敗問題,主管單位儀征市糧食局和市購銷總公司也難辭其咎。例如,各家糧站“升溢糧”從未按照制度上報并入庫,主管單位也從未對照制度監督檢查,內控機制流于形式。
高時林(江蘇省儀征市陳集糧站原站長):制度是發給我們了,也沒有要求嚴格按照制度執行。糧食部門基本上沒有財務檢查。
而在違規進行“轉圈糧”操作上,儀征市糧食局、糧食購銷總公司實際也參與其中。
呂孝廷(江蘇省儀征市儀揚河糧食中心庫原主任):不是我們擅自做這個決定,把商品糧轉成托市糧,都是上面布置的。你轉了之后,上交一分半以后,其余你自己處理。
糧食局、糧食購銷總公司布置基層糧站進行“轉圈”操作,套取的差價允許基層糧站一部分自用,一部分上交用于機關開支,這本身就嚴重違反國家規定。這種情況下,一些糧站站長個人私吞一部分,也無人去認真監管。
王誠(時任儀征市糧食購銷總公司總經理):糧食局也好,總公司也好,知道這個事是不符合政策規定的,是錯的。最后這個差價到了個人的口袋里面,從監管來說也是有問題的。
案件還揭示出,監管嚴重缺位的背后,還有深層次原因。糧食體制改革早就要求政企分開,但時至今日在一些地方仍然并不徹底。儀征市糧食局和糧食購銷公司就實質上還是一家,自然難以正確履行監管職能。
儀征市紀委監委在辦案中還發現,市糧食系統黨的領導嚴重弱化,黨的建設嚴重虛化。基層糧站黨員組織關系在鄉鎮黨委,人事關系在糧食系統,兩邊的黨支部都沒有將他們納入日常管理。
丁虹娟(江蘇省儀征市紀委常務副書記、監委副主任):這“兩不管”就造成這些人員實際上游離在我們全面從嚴治黨的一個邊緣地帶。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新任務,他們基本上是不了解、也不關注的。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