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將審議《北京市種子條例(草案)》。《條例(草案)》有哪些特色亮點?種子的概念是什么?與市民的生活有哪些聯系?1月6日晚,市人大常委會、市農業農村局、市園林綠化局圍繞上述內容對《條例(草案)》進行了解讀。
安全與發展并重突出科創資源優勢
“《條例(草案)》明確了創新發展目標定位,將‘維護國家種源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寫入了立法目的,明確‘推進種業之都建設’的發展目標,將種子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計劃,并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統籌考慮。”市人大常委會農村辦法規處處長蔣曉輝對《條例(草案)》的立法目的進行了解讀。
市人大常委會綜合保障中心副主任李振寧介紹,《條例(草案)》堅持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育種創新并重,既對種質資源加強目錄管理和種質資源庫、區、地保護,保障種源安全;也強調鼓勵種質資源保護單位提供本市可供利用的種質資源,種子企業、科研院所等加強育種理論研究和新品種培育。
“北京市種業發展科研創新實力較強,呈現‘生產和銷售在外,重點科研機構和規模企業’在內的格局。”李振寧談到,截止到2019年年底,本市共有持證種子生產經營企業265家,在京國家級種業研發機構80多家、國家級種業工程中心和重點實驗室50余個;擁有中農發等育繁推一體化企業13家,占全國總數的15%。
“北京種業發展的優勢在于科技創新,有龍頭企業、中央科研力量支持;劣勢在于可供新品種培育和推廣大面積種植的土地較少。”李振寧說,《條例(草案)》針對地方實際,揚長避短,在總則第1條立法目的中強調了“激勵育種創新”;第3條突出了種業之都建設;設“育種創新”專章,進一步突出科技創新內容,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強央地、部市之間的技術交流,體現北京特色。
《條例(草案)》中種子的概念到底是什么?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李振寧解釋,完整的種業包括農作物、畜禽、水產、林果四大領域,但條例里的種子主要指農作物、林木品種,不包括畜禽、水產種。畜禽種業由《畜牧法》規范,水產種業則由《漁業法》規范,因此并不在條例的涵蓋范圍內。
讓更多老口味蔬菜回歸市民餐桌
種質資源是種業原始創新的物質基礎,《條例(草案)》加強對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為摸清家底,北京市開展了第三次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利用3年時間,征集了452份種質資源,挖掘了“玉巴達”杏、百年野山楂、前魯大米、紅芽香椿、“三層樓”紫皮山藥、西王化村紅薯等一系列優異種質資源,延慶區發現的八棱脆海棠入選了2019年度全國十大優異種質資源。通過普查發現并保留住一批老口味果蔬的種質資源,通過培育優良品種,讓更多的具備老口味特征的新品種登上市民餐桌。
為了挽救老北京特色農作物品種資源、促進優質品種恢復利用,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從2010年就開始著手北京地區地方特色農作物品種資源的搜集工作,并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聯合天津、河北等地擴大搜索范圍和種類,截至目前已收集具備產業開發價值的地方特色農作物品種近200個。未來,這些品種將逐步推向京郊農業觀光采摘園區、農家樂,不僅能夠滿足市民不斷改善的消費需求,還能豐富農業增值渠道,提升京郊都市農業產業附加值。
市農業農村局種業處一級調研員趙旻介紹,為配合做好條例草案審議工作,按照市人大農村辦的安排,市農業農村局會同市園林綠化局在人代會會場,以展板、實物等方式展現北京種業創新發展成就。玉米品種京科968、京科728、京單28,雜交小麥品種京麥系列,北京新三號大白菜、京葫36號、京欣西瓜等的種子,以及食用菌黃傘HS7、杏鮑菇13號、香菇京科1號的標本……豐富的展品,吸引了不少人大代表駐足。現場還展示了菊花從組培苗到容器苗到成品苗的標準化無性繁育技術,通過組培、工廠化育苗技術繁育的11個蝴蝶蘭新品種更是扮靚會場。
近200個林木新品種推廣至全國
種質資源是種業的芯片,是種業科技原始創新的基礎。市園林綠化局林場種苗處副處長沙海峰談到北京擁有豐富的林木種質資源。
他說,北京地處太行山、燕山兩大山脈交匯處,自然生境多樣,植物資源豐富,有野生高等植物169科898屬2088種,占全國總種類6%。有國家和本市重點保護的珍稀、特有植物95種,古樹名木4.2萬余株,并已建設國家級林草花果種質資源庫(圃)18個,對珍稀物種、極小種群、古樹名木、京味果品等珍貴種質資源進行了搶救性保護。
北京注重鄉土樹種、彩葉樹種、冬季常綠闊葉樹種、食源樹種的培育,為平原造林綠化、各類公園建設提供良種壯苗;注重大桃、葡萄、蘋果、棗、櫻桃等傳統果品“推陳出新”,不斷豐富京城百姓餐桌上的鮮食果品;注重菊花、月季等花卉品種的培育,為市民的幸福生活錦上添花;注重苔草、委陵菜等耐寒、耐旱、耐蔭、低維護成本的鄉土地被植物選育,防止水土流失,并為小型動物、昆蟲及微生物創建共生家園。
沙海峰介紹,目前,全市已審(認)定林木良種及草品種402個,包括觀賞植物品種274個、經濟林品種128個。培育林果花草新品種451個,占全國總數18%,包括觀賞植物新品種399個、經濟林新品種52個,其中油桃、蟠桃系列新品種數量占全國三分之一。林木良種和優新品種已廣泛應用于全市綠化美化建設和都市型現代林業發展,轉化利用率達到了80%以上。京城近200個新品種推廣至全國各地,推廣數量超過10億株。
(記者 張蕾 陳強)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