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記者從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省扎實開展“解憂暖心傳黨恩”行動和“情滿江淮、共享小康”社會救助品牌創建行動等,織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網。在民政部、財政部組織的困難群眾救助績效評價中,我省連續7年獲得優秀等次。
社會救助關系民生、連著民心。今年以來,我省各級民政部門結合辦實事實踐活動,累計走訪慰問低保、特困人員等特殊困難群眾54.18萬人次,支出資金2556.29萬元。各市2021年低保標準比2020年增長4.5%左右,同步提高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特困人員供養標準不低于低保標準1.3倍且不低于上年度人均消費支出的60%。全省城鄉低保平均標準達到675元/月,比2020年增長5.1%。
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分層分類救助體系。我省通過修訂完善低保、臨時救助操作規程、特困人員認定辦法等,出臺《安徽省低收入人口認定及救助暫行辦法》,促進社會救助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發展。持續加快推進社會救助領域“放管服”改革,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推進低保、特困等社會救助審批權下放鄉鎮(街道)。目前,全省共有95個縣(市、區)、1210個鄉鎮(街道)實現審批確認權下放。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推進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完善購買特困人員住院護理險等社會救助事務性、服務性工作,讓社會救助更加有溫度、有效度,滿足困難群眾多層次多元化需求。
完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我省深入開展摸底排查,通過自主申報、入戶走訪、熱線反映、數據比對等方式,廣泛動員基層干部、村級組織、社會救助協理員、社會工作者等走進村(社區),將低收入人口納入監測范圍。建設社會救助大數據信息系統和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建立低收入人口數據庫,實現與江淮大數據平臺對接,打破“信息孤島”,逐步實現對低收入人口的信息匯聚、監測預警、精準救助。(見習記者 李明杰)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