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思念,13天夢圓!男子憑記憶手繪家鄉地圖尋親成功
志愿者:4年來遇到過的最快一次認親
近日,紫牛新聞報道了河南開封蘭考縣37歲男子李景偉4歲被拐,33年后憑記憶畫家鄉地圖尋親的事情(詳情見揚子晚報2021年12月28日A3版)。12月28日晚,經過DNA比對,李景偉終于找到了家人,警方將于近期安排他與親人見面。12月29日,紫牛新聞記者再次聯系到李景偉和他的親生母親楊女士以及尋親志愿者甘彪,聽他們講述了這次尋親背后的故事。李景偉12月15日在網上向尋親志愿者甘彪發起求助,沒想到在短短13天里實現了33年的尋親夢,這是甘彪4年來遇到過的最快一次認親。李景偉說:“33年的等待,終于憑記憶中的一張手繪地圖,經過13天時間在此刻完美釋放,感謝所有好心人幫我圓尋親夢!” 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閆春旭
生母每天以淚洗面
希望被拐的孩子回到身邊
12月28日晚,李景偉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公安部門告知他DNA比對成功的消息時,他正在開會,“我當時就坐不住了,全身發抖,然后退場出來,好久說不出話來。”
得知DNA比對結果后,李景偉立馬將這個消息通過電話告訴了親生母親楊女士。12月29日下午,紫牛新聞記者聯系到楊女士,她在河南周口生活。談到這次兒子尋親的事,她說:“孩子4歲多被拐走了,我們幾十年都沒有見面了,想不到他還會找到俺。”
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李景偉的親生父親名叫黎德華,已經去世多年,沒有等到父子相認的這一天。回憶起這幾天的經歷,楊女士感覺像坐過山車一樣。她告訴記者,雖然通過視頻見到了自己的孩子,也感到高興,但結果出來之前,她是很忐忑的,擔心害怕最終的DNA比對結果顯示不是自己的孩子,所以這些天晚上都會睡不著覺,“從照片上看,他長得像我的孩子,和小時候很像,下巴上有個疤痕,和他父親生前的照片也非常相似。”楊女士還把李景偉的照片發給娘家的兄弟,他也說:“沒錯了,95%是的。”
但由于DNA比對結果還沒有出來,很多人都對她說:“現在還不能確認,萬一最終結果不是你的孩子,不是難過嗎?”這樣的話聽得多后,楊女士內心也犯嘀咕:“萬一不是我的孩子,要怎么辦呀?”所以這幾天里,她每天都以淚洗面。
12月28日晚上,楊女士接到了李景偉的電話,得知DNA的比對結果后,她十分開心,“我終于放心了,感謝蘭考縣公安局幫我們出面,感謝好心的朋友幫我的孩子尋找家人,讓我被拐的孩子回到了我身邊。”
談到見面后的打算,楊女士說:“他小時候什么都喜歡吃,想吃啥,我就給他做啥。”
13天完成33年的尋親夢
4年來遇到過的最快一次認親
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得知DNA比對結果后,李景偉在第一時間將消息告訴了幫助尋人的志愿者甘彪。除了公安部門的努力外,李景偉能夠用13天時間完成33年的尋親夢,甘彪和全國各地的愛心志愿者也貢獻了力量。
對于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幫助李景偉找到家人,甘彪也感到很意外,這是他沒有想到的事情。今年35歲的甘彪家在四川,是一名燒烤店的老板,他從2018年開始在網絡平臺上幫全國各地的求助者尋人,發布了近2000條尋親短視頻,4年時間里也促成了很多家庭團聚,但這一次是他遇到過的最快的一次認親。
據甘彪介紹,李景偉剛開始只是發幾張圖片和一些文字信息,“我便第一時間和他說,這樣不行的。你只是發文字和圖片,我編輯后發出來,別人一看而過,不會引起大家的重視,你要站出來自己講話。”
李景偉稱還記得家的模樣,甘彪便建議他把家里的特征畫出來并拍成視頻。兩人深入交流后,甘彪發現他聽得懂四川話,可以用方言正常溝通,便認為他的老家是在川渝地區,然后聯系川渝地區的朋友幫忙尋找。
據甘彪介紹,隨著公安部門的介入和全國各地媒體的報道,很多志愿者開始加入尋親隊伍,“我們就建立了尋人微信群,大家都有條不紊地幫忙聯系,還有人根據他畫的地圖中的東西縮小尋找范圍。大家都在幫助他尋找家人,我也在不停地回復信息。”
談到這次幫李景偉尋找家人的事情,甘彪說:“因為我想著既然他有明確的線索,如果我不去幫他的話,怎么能夠讓他回到家?”甘彪認為,只有讓更多人看到了這件事,才能得到更多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李景偉才能有找到家的希望。
甘彪告訴紫牛新聞記者:“我心里想著一直幫他發視頻,總會有熟悉的人看到,現在一共發了8條不同版本的視頻,每條視頻播放量都有幾十萬。我一直想讓更多人看到,從而提醒他的親人進來看他。我既然決定幫助求助者尋找家人,即使今天沒有找到,我也會堅持找下去,繼續在網絡發布尋人視頻。”
曾拍426條視頻幫流浪老人回家
呼吁更多人主動露面尋找家人
2018年,甘彪曾幫助過一位流浪老人找到家人,“他是聾啞人,流浪了11年,我跟著他拍了一年半的時間,記錄他的日常生活。”據甘彪介紹,為了幫助這位流浪老人找到親人,他一共在網上發布了426條視頻。皇天不負有心人,在甘彪發布第426條視頻后,老人的侄女恰巧刷到了這條視頻,并且聯系到甘彪,最終確認老人是失散11年的親人,就這樣讓老人順利回到了家。
此后,對于尋人的事情,他也有了經驗,他相信只要能夠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有結果。甘彪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他是一名退伍軍人,認定做一件事情,會不惜一切代價把事情辦好。
記者了解到,甘彪每次收到他們求助的時候都會流淚,看到滿頭白發的父母日夜思念尋找自己丟失數十年的孩子,他能夠感受到求助者骨肉分離的悲痛,“因為見的次數太多了,所以我一定要幫助這些家長,有時候覺得是一種責任。只要有家長求助,我都會義不容辭地幫他們發布視頻、幫他們尋找,每次看到他們找到親人后幸福團圓的樣子,我都十分高興。”
經歷過這次幫李景偉尋人的事情后,甘彪和其他志愿者也總結出經驗,“我們不能否定4歲的記憶,他回憶的80%的內容都是對的,他雖然沒有讀過書,但渴望回到家鄉。被陌生人帶走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被拐了,因為家里的東西深深地烙在心里面。”
只要心中想家就能夠找到家,故鄉永遠在自己內心最深處。甘彪也呼吁,“互聯網是非常強大的,只要你敢出來露面尋找家人,家人就在你身邊。”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