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深圳市政府同意,《深圳市沙灘資源保護管理辦法》《深圳市海域管理范圍劃定管理辦法》《深圳市沙灘分類名錄》于日前正式印發。
記者昨日從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獲悉,近年來,深圳努力推動“兩山”理論在南海之濱落地生根、結出更多碩果,滿足人民對美好海洋生活的向往。其中包括持續推進海岸線生態修復、濱海濕地恢復、生態海堤建設、魅力沙灘打造和美麗海灣“五大工程”。
自然沙灘作為重要的資源,也是打造高品質濱海公共開放空間的重要載體,全市現有50處,全部集中在東部鹽田和大鵬半島地區。其中,大鵬半島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譽為“中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災后重生的西涌沙灘,是深圳首例大型沙灘類綜合整治項目,獲廣東省首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范例提名獎。官湖沙灘入選2020年廣東美麗海灘共建行動試點海灘名單。
《深圳市沙灘資源保護管理辦法》將沙灘作為自然資源、公共資源,提出打造高品質的濱海公共開放空間,明確保護優先、公共開放、分類利用等原則,建立沙灘調查評估、規劃、依法利用制度,根據沙灘自然條件和社會功能屬性進行分類,實行分類管理,厘清部門職責,特別是轄區政府和市級文體、城管、規資等部門的職責分工,保障沙灘資源保護經費。
目前,全市共有50處自然沙灘。其中,背仔角等28處納入管控型沙灘,大小梅沙等10處納入浴場型沙灘,沙頭仔等12處納入休憩型沙灘。深圳將建立沙灘名錄和屬性動態調整機制,對沙灘實行分類管理。
其中,開放利用的浴場型和休憩型沙灘需要辦理海域使用權。沙灘作為海水浴場的,可以按公益性服務收取門票,并需在后方配套設置相應的公共服務和配套設施;休憩型沙灘免費公共開放,可納入市政公園管理體系,保障必要的便捷向海通道;管控型沙灘不確權,不對外提供公共服務。
《辦法》明確,沙灘資源保護優先,禁止擅自侵占、破壞沙灘資源,禁止在列入嚴格保護岸線內的沙灘建設永久性建筑物、構筑物;沙灘資源保護,應當保持沙灘灘面穩定,有效提升沙灘品質;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私自圈占沙灘(除有條件管控部分)。建立沙灘資源調查、監測和評估制度,落實海域先規劃后利用制度,增加對公眾行為的規范和罰則。(記者 秦綺蔚)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