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1年12月23日18時12分,我國在文昌發射場用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十二號衛星01星、02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02次飛行。
視頻拍攝:宋濤 賈峰;攝影:胡煦劼
【新聞多一點】
首次!“一箭雙星”發射兩顆高軌道主衛星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的長征七號改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一箭雙星”成功發射,也為文昌航天發射場年度航天發射任務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隨著我國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高軌道衛星發射重量將達到6噸至7噸左右,而目前我國高軌道發射主力運載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力為5.5噸。今年3月剛加入長征火箭家族的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高軌液體運載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不低于7噸,填補了我國運載火箭高軌道5.5噸至7噸運載能力的空白。
火箭院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主任設計師魏遠明介紹,本次任務,長七改火箭要挑戰我國首次兩顆高軌道主衛星的“一箭雙星”發射。為了在有限的整流罩空間內合理容納這兩顆衛星,設計人員采用了串聯布局,打造了外支撐整流罩,并且通過新研復合承力倒錐和高整體機加衛星支架,有效提升了整流罩內可用包絡空間,使任務實施成為可能。
60.7米!在飛火箭身高第一
由于“雙星”任務需要,長征七號改遙三運載火箭全長達60.7米,比年初發射的長七改遙二火箭高出了0.6米,是我國目前在飛的最高火箭,其長細比(芯級長度除以芯級直徑)約18,也是國內長細比最大的火箭。又細又長的外形,意味著火箭姿態穩定性設計難度加大。
研制團隊通過全箭模態試驗掌握了火箭彈性頻率,在此基礎上開展控制系統姿態控制參數設計,并通過數學仿真和半實物仿真驗證,確保火箭姿態穩定和控制精度。
盡管時間緊、任務重,但設計人員依然根據任務特點,專門策劃了13項大型試驗,對雙星整流罩聯合操作等進行了充分驗證,不僅驗證了火箭總體方案的正確性,也為發射場相關測試操作順利開展了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優化試驗項目、試驗順序,縮短了試驗總周期。(桑茜)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