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在市環保指揮中心,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處長吳建軍正在和同事們一起分析PM2.5監測數據。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20日,PM2.5濃度49微克/立方米,與2015年相比下降40.2%,超額完成“十三五”目標;優良天數212天,距離“十三五”目標70.1%還差4.7個百分點。“十三五”以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牢固樹立抓生態環保就是抓轉型升級、就是抓民生改善、就是抓高質量發展的理念,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相統一,把生態唐山建設作為“五件大事”之一,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防控環境風險為基線,全面統籌各方面力量聯動實施污染防治攻堅,我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明顯改善。
創新推動落實,樹立唐山標準。率先在全國主動實施重點行業深度治理,鋼鐵、焦化、電力行業提前一年完成省達超低排放改造任務,首鋼遷鋼公司成為全國唯一一家通過生態環境部全流程超低排放驗收的鋼鐵企業。焦化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是全國最先完成整治的地級市,水泥行業污染物排放達到了國內最優水平。開展全市生態環境深度整治攻堅行動,出清“散亂污”企業7835家、拆除無名場院10031家、拆除違建275萬平方米,騰出建設用地3.9萬畝。累計完成7672臺燃煤鍋爐淘汰拆除或清潔能源替換,35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實現清零,年可減少耗煤量250多萬噸標煤。開展環保部重型柴油車排放污染監控試點建設,形成了“天地車人”一體化監控系統試點經驗并向全國推廣。在市中心一環線內、國省主要干道建成20套黑煙抓拍設備,在全市110家重點用車單位完成門禁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在全省率先建立“生態環境部門取證,公安部門處罰”機制。市區高速環線內122家加油站及年銷售汽油5000噸以上的27家加油站全部安裝油氣回收在線監控系統并聯網。全市布設440套高架視頻監控,實現對露天焚燒全方位、全覆蓋、無縫隙監管。
強力糾根治源,實施綜合整治。爭取國家和省專項資金5.78億元,從源頭上解決了引灤入津入唐水污染隱患問題。2020年市監測考核斷面增加到31條河流57個斷面,實現主要河流跨縣界監測全覆蓋。完成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開展鄉鎮級及以下和“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十三五”期間省達640個村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4778個村莊農村生活污水管控、500個村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提前完成,排查農村黑臭水體54個全部完成整改,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及規范化建設全部達到考核要求。18個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全部實現污水集中收集,并安裝在線監測設施。開展渤海地區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試點,建立灣長制組織體系,實施無人機航測飛行77架次1260平方公里,完成3次排查任務,對112處入海排污口進行全面整治,對1020余個點位進行了溯源,渤海綜合治理所有工程項目預計年底全部完成。
聯防聯動共治,保障土壤安全。依托全國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系統,實現部門間信息共享,全市168個地塊錄入系統,已排除污染風險地塊131個,確定污染地塊6個。163家省土壤污染重點監管企業完成自行監測,96家土壤重點監管單位完成監督性監測。在全省率先建設市級危險廢物監管平臺,148家年產危險廢物50噸以上企業全部實現聯網,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單位擴展到9家,廢酸綜合利用處置能力建設領跑全省。在全省率先建立鄉村醫療廢物收集體系,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所有醫療廢物實現應收盡收、全部處置。2132家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建比例達到100%。爭取中央資金5400萬元開展曹妃甸區農用地調查評估與修復,修復面積3000畝,目前正在開展修復效果評估及驗收。爭取2020年中央資金3000萬元,開展曹妃甸、遵化、遷西農用地超標區域土壤污染深度調查;對全市25家焦化企業持續開展地下水水質跟蹤監測,申請省級資金690萬元;對古冶區海子沿飲用水水源地補給區地下水環境狀況開展基礎調查,預計12月底完成調查報告。
堅守生態底線,聚力生態修復。完成67家露天金屬礦山和147家有證露天非金屬礦山環境深度整治。開展全市生態環境大排查大整治,整治問題332個,開展侵占河道專項整治,整治違法開發建設項目1371個;全市河道兩側1127家養殖場、戶全部完成清理整治。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拆除項目14個,補償金額約2.8億元,曹妃甸濕地和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河北樂亭菩提島諸島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60個違法違規開發建設項目整改銷號。
強化風險防范,確保環境安全。19個縣(市)區全部完成行政區域環境風險評估,除古冶等4個縣(市)區外全部完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修訂備案。18個工業園區(開發區)完成應急預案編制備案,環境風險企業應急預案編制備案3240份,全市30家在用尾礦庫企業、29家完成應急預案編制備案。強化輻射安全監管,在全市所有冶煉、加工廢鋼企業安裝“門式輻射自動檢測系統”,全市1371枚在用放射源全部安全使用。全市環境信訪案件逐年遞減。
截至今年10月,9個國、省考核斷面水質100%達標,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為77.8%,連續4年完成省達目標任務,在全省率先消除了劣Ⅴ類水體。近岸海域海水水質優良比例為100%。地市級飲用水水源地7個、縣級飲用水水源地20個均達到Ⅲ類水質標準;省考4個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全部達到Ⅲ類考核標準。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100%,省達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2%,削減256.914264公斤,全市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排放量凈削減459.6公斤,已提前完成目標任務。省達我市“十三五”期間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項主要污染物總量,較2015年分別減排10%、11%、35%和23%,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已提前一年完成任務,化學需氧量預計今年能夠完成任務。(記者 梁贊英)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