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有酒吧一條街、米粉一條街,是許多游客和市民熱衷的打卡地。記者近日在天心區白沙路上發現,不到500米的距離,竟然有5家品牌養老機構扎堆入駐,不僅為周邊老人提供了便利,更營造了養老敬老的文化氛圍。
11月6日下午兩點,記者來到巴普護理院,臨街5層樓,一樓大廳里的3個麻將桌已經滿座,旁邊的沙發椅上還有老人在做足浴,人氣十足。
“70多個床位全部都住滿了,居家上門服務能輻射周邊2萬多老人。”巴普護理院董事長文華表示,不同于其它養老院,巴普護理院是長沙市首家醫養融合試點院,打造了集養老院、護理院、日間照料、居家上門養老于一體的養老綜合體,真正讓老人在15分鐘生活圈內享受全方位的服務。
沿著巴普護理院往前走不遠,就是華人青山祠社區康養中心,樹蔭籠罩下,一棟4層小樓,擁有獨立院落,環境清幽。
該中心是湖南首家以“康養融合、智慧養老"為特色的標準化社區養老機構,負責人小彭是一位90后,照顧著社區300多位老人,每天忙得停不下腳。“我從民政學院畢業就來這里工作了,能用自己的專長為老人做貢獻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除此之外,白沙街周邊還有白沙泉老年公寓、葆真堂養老中心、冬瓜山康乃馨老年養護中心3家大型養老機構,每個機構面積都超過1000平米,最多的有4000多平米,總床位近200張,輻射周邊近6萬老人。
是什么原因讓這些機構扎堆一條街?
長沙市天心區養老行業協會負責人介紹,天心區養老的基礎條件非常好,老城區老街老巷多、老人多,對養老服務有很大需求;各養老機構之間形成了良性競爭,形成了集聚效應,最重要的是地方政府非常重視養老機構。比方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天心區民政局負責人就多次帶隊往各大養老院送菜、送米、送口罩和防護物資。
“天心區是長沙老城區,老年人口多,養老需求大。”天心區民政局副局長彭承剛表示,近年來,天心區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主動引導一批品牌實力企業來天心區興辦養老事業,并給予政策支持,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多次專題研究養老問題,率先在區級層面出臺《天心區關于居家養老服務的扶持辦法》《天心區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制定并實施《天心區養老服務發展三年規劃(2020-2022)》。
全區建立完善“一社一點、一街一中心、全區多機構”三級養老服務網絡,促進多種養老服務形態聚集、融合、創新發展,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有機結合”四位一體的養老服務體系日趨健全。據統計,2019年全區共投入3000多萬元用于養老事業發展,其中2000萬用于發放高齡津貼、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老人提供日間照料各活動場所等;1000余萬用于支持民營養老機構發展,通過發放建設運營補貼,為全區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專業化的方便快捷普惠的養老服務。
預計兩到三年后,將實現每個街道建成一個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社區建設一個嵌入式養老服務點全覆蓋,基本建成南部新城健康養老服務基地,年均養老床位增加20%以上,新增養老床位2000張,逐步實現老年人步行15分鐘就能滿足養老服務需求。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金慧 張福芳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