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在江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贛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新聞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探索普惠金融助推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有效路徑,經國務院同意,近日,人民銀行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銀保監會和證監會等部門印發《江西省贛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據悉,贛州市和吉安市是原中央蘇區的核心區,在兩市開展普惠金融改革試驗有助于推動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和振興發展,有利于形成錯位發展、各具特色的區域金融改革格局,為全國普惠金融發展進一步積累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方案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堅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方案提出健全多層次多元化普惠金融體系、創新發展數字普惠金融、強化對鄉村振興和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加強風險管理和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等五個方面21項任務措施,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在試驗區基本建成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匹配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激勵相容的政策體系、持續優化的金融基礎設施。
在發布會上,江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殷美根說,國務院批準在江西贛州市、吉安市開展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這是中央的信任與關懷,更是使命與重托,意義重大,責任重大。第一,江西建設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是貫徹落實中央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第二,江西建設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是縱深推進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重要動力。第三,江西建設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是深化金融改革創新、健全現代金融體系的重要探索。建設贛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為江西金融改革創新開辟了新的“試驗田”,有助于彌補我省基層金融服務不足的短板,推動金融機構向基層延伸、金融產品向基層銜接、金融服務向基層傾斜,形成多層次、寬領域、廣覆蓋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為江西“作示范、勇爭先”貢獻更多金融力量。
殷美根說,近年來,江西省積極推進“普惠金融+智慧縣域”項目,在永豐縣試點螞蟻金服“310”模式(3分鐘網上申報材料、1秒鐘實現貸款到賬、過程零人工干預);推動江西省一站式金融綜合服務平臺與小微客戶融資服務平臺融合,并向贛州市、吉安市延伸服務,形成較好的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基礎。
殷美根說,《江西省贛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在試驗區基本建成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匹配的普惠金融組織、產品和服務體系,推動人民群眾對金融服務可得性、獲得感、滿意度明顯增強,實現贛州市、吉安市普惠金融服務達到全省中上游水平。
第一要凝心聚力提升金融的普惠性。結合贛南蘇區脫貧攻堅任務重的實際,加強脫貧攻堅金融服務,加大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龍頭企業和其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大力發展適合低收入人群、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的小額人身保險及相關產品。順應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強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金融支持,拓展農業農村抵(質)押物范圍。聚焦小微企業融資難點,推動銀企信息對接和產融合作,鼓勵金融機構對試驗區實施普惠金融貸款內部資金轉移價格優惠措施,合理擴大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業務,有效降低實體經濟融資門檻和成本。
第二要提速加力提升金融的便利性。深化大型銀行普惠金融“五專”經營機制(即專門的綜合服務機制、統計核算機制、風險管理機制、資源配置機制、考核評價機制),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增設或改建社區支行(網點)或小微支行(網點),破解普惠金融服務體系不全的問題。因地制宜建設普惠金融服務站,推動行政村實現更多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加強金融機構公司治理和內控機制建設,合規發展地方金融組織,不斷提高直接融資比例,拓寬普惠金融服務渠道。
第三要精準發力提升金融的時效性。支持金融機構運用大數據等現代先進技術,加強對銀行企業客戶收支流水數據的整合和深入分析,改進信貸流程和信用評價模型,為信貸投放提供信息支持,提高貸款發放效率和服務便利度。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與稅務、科技、工信、園區管委會等部門合作機制,及時暢通信息,精準開發推廣相關金融產品。推動小微客戶融資服務平臺和一站式金融綜合服務平臺融合,服務網絡向贛州、吉安拓展延伸,提供全方位的融資對接、大數據分析、地方金融管理等服務,以高效率的金融服務助推高質量的經濟發展。
提升金融安全性
第四要持續用力提升金融的安全性。健全風險分散補償機制,積極探索建立激勵相容的可持續政銀合作模式和部門信息共享機制,持續優化地方金融生態。實施差異化監管政策,著力在業務準入審批、機構設立和網點規劃等方面給予試驗區支持,豐富金融業態,優化金融布局;落實扶貧、“三農”、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容忍度要求,改進政府性融資擔保和再擔保公司考核機制,提高擔保代償容忍度,落實盡職免責規定,建立普惠金融發展的監管導向。完善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加大惡意逃廢債和騙貸騙補等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
第五要協同努力提升金融的可持續性。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大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信息歸集、共享、公開和開發利用力度,形成失信者受損、守信者受益的制度體系。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和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常態化開展防范非法集資宣傳、風險排查,切實保障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突出贛南老區的紅色金融優勢,推進紅色基金傳承,加強對領導干部和金融工作者的金融知識培訓;建立試驗區金融人才庫,為試驗區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殷美根表示,與重大金融改革創新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是,全省金融運行亮點紛呈、可圈可點,為全省經濟“企穩回升、鞏固向好”立下了汗馬功勞、注入了源頭活水。突出體現在三方面:一是主要指標保持了“好勢頭”。1-9月,全省各項貸款新增5203億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貸款同比增長17.79%,增速全國第2、中部第1,連續41個月居全國前五。二是企業上市搶到了“好彩頭”。1-9月,我省有9家企業先后過會審核,完成全年目標任務90%,新增上市企業居全國第9、中部第2,全省境內外上市公司達83家(境內54家、境外29家)。三是服務實體凸顯了“好兆頭”。設立2200億元補短板促升級穩投資專項貸款,發布產融合作主導產業重點企業名單,在全省開展“金融保鏈強鏈”行動,結合14個重點產業鏈組建10支金融服務團,千方百計保市場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省政府金融辦主任、金融監管局局長韋秀長表示,下一步,江西將重點抓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是強化組織領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試驗區建設,將成立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工作推進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兩地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工作。二是建立工作機制。三是完善配套政策。江西將在《總體方案》基礎上,抓緊研究制定《贛州市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實施細則》和《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實施細則》,明確重點任務和實施路徑,細化責任分工和時限要求,并形成三年試驗期的《改革任務清單》。四是加強智力支持。江西將深化與國內外專業機構、科研院所及第三方機構的合作,加強普惠金融研究和交流;聘請國家和省有關普惠金融專家組建普惠金融專家委員會,為江西省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長張瑞懷表示,此次國家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的落地,為補足革命老區金融服務短板,提高老區人民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帶來了新的契機和政策利好。未來,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將從三個方面,打造革命老區普惠金融發展的江西特色。一是依托金融數據與科技,創新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目前,江西省金融機構在線產品與服務快速發展,省小微客戶融資服務平臺和一站式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等金融科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政銀數據信息合作與移動支付的推廣應用,不斷提升著普惠金融的覆蓋面和精準度。二是針對融資難點和堵點,推動融資產品和機制創新。“三農”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是普惠金融關注的重點,目前,江西省在這方面進行了不少探索,如開展金融穩鏈強鏈保鏈專項行動,保障重點產業鏈發展;政府與銀行合作開展“銀稅互動”信貸產品等。下一步,贛州、吉安市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的建設,將在完善現有做法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有效拓寬抵押擔保品范圍的可行機制和路徑,通過激勵相容的機制設計和應用試驗,實現對企業應收賬款和存貨、涉農經濟主體的農地經營權、林業經營收益權等抵押擔保權能的進一步挖掘,從而促進涉農、小微企業貸款的增長,順應和帶動經濟社會發展方式轉型升級。三是圍繞金融服務短板,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直達性。鼓勵金融機構轉變理念,加大業務流程再造,對試驗區內分支機構實行內部資金轉移價格優惠,并更多的用“線上跑”、“數據跑”代替“企業跑”、“群眾跑”,讓普惠金融服務更有速度、更有溫度、更有效率。
江西銀保監局局長李賽輝表示,推動發展普惠金融是江西銀保監局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內容,江西銀保監局度重視,扎實工作,持續發力,全力促進江西普惠金融發展。江西銀保監局將在中國銀保監會和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在大力推動全省普惠金融發展的同時,以《總體方案》為行動指南,立足贛州、吉安經濟金融實際,將贛州、吉安列為發展普惠金融的重點地區,將普惠金融政策在這兩個地區先行先試,全力助推試驗區經濟金融發展。一是推動完善機構體系。支持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在吉安設立分支機構,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在試驗區增設、改建社區支行(網點)或小微支行(網點)。支持贛州、吉安深化農商行改革,提升農商行服務本地、服務縣域的能力和水平。二是積極創建普惠金融服務中心。為幫助小微企業等重點普惠群體獲得高效便捷優質的金融服務,江西銀保監局創新提出創建普惠金融服務中心。三是大力推進金融產品創新。
吉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毛順茂說,當前,吉安市正按照總體方案要求,抓緊調查研究,制定行動計劃,完善政策措施,積極謀篇布局。概括起來說,就是“建好一張網,搭好兩類平臺,突出三項重點”。建好一張網,就是建好普惠金融服務網。重點是以數字普惠金融為核心,運用“互聯網+”思維,探索建設市場化運營的普惠金融服務網。搭好兩類平臺,就是搭好大數據共享平臺和數字技術應用平臺。有效破解傳統普惠金融服務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難題。突出三項重點,就是突出抓好科技金融、金融生態優化、金融產品創新等三項重點工作??萍冀鹑诜矫?,重點是建立科技型企業“白名單”,設立科技創投引導基金,推動“科貸通”提標擴面。金融生態優化方面,重點是建立政府、企業和個人征信“三位一體”的社會信用體系。推進農村各類新型經營主體電子信用檔案建設,完善“普惠金融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創建工作機制。優化金融司法審判流程,依法保護金融債權。金融產品創新方面,重點是鼓勵各金融機構在吉安探索試點新產品、新模式,積極推廣各地的好經驗、好做法。支持各類金融機構開展“一縣一品,一行(司)一品”特色普惠金融產品創新,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和“三農”支持力度。
贛州市委常委、副市長李新民說,贛州市將立足贛州經濟發展的現狀和階段特點,抓實金融科技賦能,供應鏈紓困惠企、政府增信助貸,信用主體建設等各項工作,不貪虛名,不務虛招,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搭建民營小微企業融資橋梁,服務贛州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
(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 王健)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