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初步建立了“三線一單”(即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該體系通過劃框子定規則劃分環境管控單元,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推動分區管控體系的實施應用,明確資源消耗“天花板”,嚴守生態環境保護底線,為我省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促進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和制度保障。
劃框子+定規則,建立“1+11+1030”管控體系
我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通過“三線”劃框子,確定環境管控單元,框定空間和開發強度,明確生態環境保護的邊界和底線;以“一單”定規則,規范開發行為,約束活動性質和規模,確定地方在生態環境資源約束下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為各級政府在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中提供規則和工具。
在劃框子的過程中,按照優先、重點和一般三類管控單元實施差異化管理,全省共劃定環境管控單元1030個。其中,優先保護單元191個,面積約占全省國土面積的34%;重點管控單元581個,面積占比26%;一般管控單元258個,面積占比約40%。在此基礎上,我省還將形成“1+11+1030”管控體系。“1”為全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意見,包括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環境管控單元劃定結果、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總體要求;“11”為11個設區市級的生態環境管控要求;“1030”為全省落地的環境管控單元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在定規則方面,針對優先保護單元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規模、高強度的工業和城鎮開發建設,管控單元內的開發建設活動在符合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劃的前提下,按照保護優先的原則,避免損害所在單元的生態服務功能和生態產品質量;重點管控單元應優化空間和產業布局,結合生態環境質量達標情況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按照差別化的生態環境準入要求,加強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環境風險防控。一般管控單元主要任務是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及管理、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和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執行生態環境保護的基本要求。
從源頭控制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三線一單”為各級政府提供了清晰的環境管理要求;為社會公眾參與環境管理、表達環境訴求、追求生態環境高質量提供參考;同時,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為投資主體既設立了產業限制條件又指明了投資方向,實現從源頭控制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為實現“三線一單”應用,我省建立了“三線一單”數據應用系統,將過去分散的數據和要求集中起來,實現信息共享共用;各地在相關專項規劃編制、產業布局、重大項目選址時,將“三線一單”作為重要依據;我省還強化“三線一單”在污染防治、生態修復、環境風險防控中的應用,并作為監督開發建設行為和生產活動的重要依據。
同時,“三線一單”還確立各設區市三類管控單元的比例和各類分區的總體管控要求,設區市在全省總體框架下,結合區域發展格局、生態環境問題及生態環境目標,制定市級管控要求和具體管控單元的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實行一級對一級管理、一級對一級負責,提升“三線一單”生態環境管控措施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操作性。(陳化生)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