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市城管委獲悉,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住建部46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今年上半年情況通報中,進入全國第一檔(前十)水平。福州城區(qū)推行“三端四定”工作一年多來,小區(qū)和公共機構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00%,居民分類準確率達70%以上,無害化處理率為100%,可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
我市前端分類設施基本到位,城區(qū)3365個小區(qū)建成垃圾分類屋(亭)4891座,有分類管理員5140名;建成27座環(huán)保驛站、3個大件垃圾集散點、41個有害垃圾集中收運點。
我市中端收運體系基本規(guī)范,清理整頓全市43家收運企業(yè),取締25家,對剩余18家實行統一規(guī)范管理;對全市567輛垃圾運輸車統一噴涂分類標識;規(guī)范分類收運作業(yè),落實“車到桶出、車走桶收、車離地凈”,垃圾桶在路面停留時間不超過15分鐘。
我市后端處理設施基本完善。紅廟嶺循環(huán)經濟生態(tài)產業(yè)園已基本建成焚燒三期、餐廚、危廢、大件(園林)、廚余等垃圾處置項目,形成完整的垃圾分類全鏈條處理體系,滿足城區(qū)生活垃圾分類處置需求,年底建成焚燒協同處置項目,可實現生活垃圾“零填埋”的既定目標。
五城區(qū)比學趕超,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亮點頻出:鼓樓區(qū)建設分類智能監(jiān)管平臺;臺江區(qū)強化分類執(zhí)法;倉山區(qū)率先探索垃圾分類數字化監(jiān)管機制;晉安區(qū)首個推行沿街店鋪分類收運;馬尾區(qū)首個推出“公交站牌式”收運模式。
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2.0版垃圾分類福州模式”有關部署,今年底五城區(qū)將實現垃圾分類覆蓋率100%、分類準確率80%以上。其他縣(市)區(qū)在城(市)區(qū)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選取1個以上鄉(xiāng)鎮(zhèn)推行農村垃圾干濕分類,建成、完善焚燒發(fā)電廠,力爭明年6月底前建成廚余垃圾處理設施。
市城管委有關人士介紹,我市將大力推進垃圾分類智慧管理,試點利用“e福州”APP平臺實施居民分類積分獎勵;在分類示范小區(qū)等試點設立智能垃圾箱,推行誤時垃圾付費投放。(記者 趙錚艷)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