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國家醫保局向社會公布《關于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并公開征求意見。《意見》提出增強門診共濟保障能力,改進個人賬戶計入辦法,規范個人賬戶適用范圍。
此次公布的《意見》有什么亮點?門診異地政策走向如何?老年人異地就醫,醫保政策會不會有相關突破?就大家關注的相關問題,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專訪了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
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提升醫保政策效率
朱銘來教授告訴記者,此次推出征求意見稿,國家醫保局層面已經規劃了很長時間,經過反復研討,力爭個人賬戶改革做到平穩。
此次《意見》擬規定普通門診費用醫??梢詧箐N,報銷比例從50%起步。同時,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計入辦法也將有變,醫保單位繳費部分不再計入個人賬戶,全部計入統籌基金。原來只能支付職工本人的醫療費用,改革后,將擴大到可以支付職工配偶、父母、子女的費用。
對此,朱銘來認為:“這是政策的第一個亮點,增強門診共濟保障功能,把過去單純的個人積累變成了共濟,也就是作了一個門診統籌。門診共濟保障有一個好處,就是形成新的風險分散機制,提升全民的整體醫療保障水平。”
“第二個亮點是這次建立共濟制度充分考慮了廣大群眾的訴求。”對已有的個人賬戶功能予以保留并作出擴充:除本人外,還可用于支付配偶、父母和子女的門診費用,及藥店買藥、買醫用耗材等,并探索用于配偶、父母、子女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等個人繳費。
根據征求意見稿,門診共濟保障的好處突出體現在三個方面:普通門診醫療費用醫保可以報銷;探索擴大門診慢特病范圍;在門診可開展更經濟方便的特殊治療。
朱銘來表示,此次征求意見稿中強調的門診共濟保障機制,使得醫保政策將比過去更有效率。
另外,在職職工個人賬戶由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繼續保留,計入標準原則上控制在本人參保繳費基數的2%以內。對此,不少人擔心改革以后,個人賬戶原來的錢是否會變少?
朱銘來教授表示,之所以繼續保留2%,是為了防止政策一時改變過大,參保人群不易接受。另外,原來個人賬戶結余的錢也繼續保留,即存量不變、流量下降。
探索由病種保障向費用保障過渡
《意見》指出,根據基金承受能力,各地可探索逐步擴大由統籌基金支付的門診慢特病病種范圍,將部分治療周期長、對健康損害大、經濟負擔重的門診慢性病、特殊疾病醫療費納入統籌基金支付范圍。對部分需要在門診開展、比住院更經濟方便的特殊治療,可參照住院待遇進行管理。隨著門診共濟保障機制逐步健全,探索由病種保障向費用保障過渡。
對此,朱銘來表示,這涉及下一步的慢病管理機制的完善和優化。
“按照以前的門診政策,一些慢病在門診不能報銷,使得不少慢病患者選擇住院,以期達到報銷目的,減輕醫療費用。”朱銘來說,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資源的浪費。門診共濟保障機制逐步健全后,這種現象將會得到改善。
“門診共濟制度能否成功落地,除醫保基金強化科學管理外,醫療衛生體制的配套改革也必不可少。慢病治療可以在社區醫院和縣級醫院等一級二級醫療機構解決這個問題,這也有利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但目前大醫院對患者的虹吸現象比較嚴重,未來相關門診分級報銷政策有待細化。”
值得注意的是,建立健全門診共濟保障制度,老年人群的受益程度值得期待。
在《意見》中,普通門診統籌覆蓋全體職工醫保參保人員,支付比例從50%起步,隨著基金承受能力增強逐步提升保障水平,待遇支付可適當向退休人員傾斜。
而隨著門診費用納入醫保,未來異地就醫,特別是老年人的異地門診就醫醫保政策會不會也有突破?就此問題,朱銘來教授說:“目前的文件沒有談到這個問題,但大家可以提出相關建議,為未來政策進一步完善和基金科學管理提供依據。”
在朱銘來看來,限于經濟發展水平各不相同,各地醫?;鹗罩胶怙L險也不盡相同,未來門診統籌待遇可能會有一定差異,這也為異地就醫和結算提出了挑戰。
“平時不用,用時不夠,有人用不了,有人不夠用”將得到大大改善,而門診保障水平,也將隨著統籌基金對門診的保障能力的加強得到提高。
本文轉載自中國婦女報,記者耿興敏。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