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很有必要,無論是和平年代還是戰爭年代,糧食安全問題需要時刻保持高度警惕。雖然目前1斤糧食的價格不及一瓶礦泉水,但不代表著糧食生產不重要,更不代表著糧食可以浪費。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每年浪費和損耗的糧食達到3500萬噸,與我國糧食總產量相比,浪費掉的糧食占比達到6%。而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數據,全球約1/3的糧食被損耗和浪費,如果這些糧食能夠利用起來,那么可以解決8億人的溫飽問題。那么為何現在突然提出要打擊糧食浪費現象?微塵微視界對此有以下四個觀點。
一、部分人群存在明顯浪費糧食的現象,有必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覺得日子過得好了,口袋里也鼓起來了,個人思想也開始膨脹。吃不完的飯菜直接倒掉,明明2個人吃飯,點的份量卻夠8-10人吃的,覺得自己只要愿意花錢,浪費多少糧食都是自己的事。這種思想的確很有必要糾正過來,特別是現在獨生子女較多,即使生活在農村,也很少會下地干農活,無法體會種糧的辛苦,鋪張浪費的現象并不少見。很多時候,節約糧食停留在口號上,國家牽頭開始打擊浪費糧食的現象,那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人也會有所收斂,如果長輩能加以引導,那么晚輩的價值觀也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二、多國存在糧食危機,糧食消費大國更需要未雨綢繆
前段時間,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出預警,表示今年多國存在糧食危機,是50年來最為嚴重的一次,今年將新增1.3億人處于饑餓的狀態,全球有6.9億人挨餓。一方面是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使得糧食生產出現不利影響;另一方面,跟全球氣候變暖有關,沙漠蝗蟲、干旱、洪水等因素,直接導致糧食作物減產或者絕收。當前,我國雖然還沒有出現明顯缺糧的現象,但今年7月份長江流域大范圍的洪澇災害,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如果我們不節約糧食,一旦不利天氣增多,糧食產量不達預期,那么就會出現更大的問題,畢竟我國人口基數大,其影響范圍更廣,需要有未雨綢繆的意識。
三、國際形勢日益嚴峻,需要有自力更生的精神
四、糧食進口量大幅度增加,而農村耕地荒廢的現象卻增長較多
今年糧食作物的進口量增長較為明顯,比如說玉米,上半年的進口總量就達到了366萬噸,增長幅度達到17.6%,進口總量創下歷史新高。小麥、大豆的進口總量也同樣增長明顯,特別是大豆的進口量,今年有望突破9500萬噸,這也意味著我國對進口糧源的依賴度在增加。然而在我國農村地區,不少優質的耕地卻被荒廢,原本可以種糧的土地,有的蓋起樓房,有的用來建廠,還有的直接長了不少雜草。糧食進口量增長較快,而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卻在下滑,這種反差如果不糾正過來,那么后期帶來的危害就更大。
總之,糧食安全問題不是小事,一方面要鼓勵農民繼續種糧,確保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另一方面,也要提醒人們,任何時候不能浪費糧食,如果糧食浪費過多,最終還是害了自己。特別是當前國際形勢越來越復雜的情況下,有必要勒緊褲腰帶,做好長期自立自強的準備,一旦糧食安全受到影響,那么就等于自己的話語權掌握在別人手中。如果人人都珍惜糧食,愛護農民的勞動成果,哪怕國際形勢再復雜,我們也不用擔心溫飽問題。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