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武漢市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和蔡甸區在其政府官方網站上公布了首批準予線下復課的校外培訓機構名單。這意味著,停擺半年有余的武漢教育培訓行業“重回線下”的大幕拉開。目前,校外培訓機構復課已有1個多月,學生重返久違的校外課堂,家長是怎么想的?課堂又會有怎么樣的變化?連日來,楚天都市報記者走訪武漢多家校外培訓機構發現,為孩子報校外培訓班,家長們變得更加謹慎理性。
多數家長選擇線下培訓
“既然教育部門允許培訓機構線下復課,就肯定是有依據的。”家住武昌區的黃女士介紹,機構復課后,她就送女兒去上課,孩子“一直悶在家里太難受了”。黃女士介紹,她兒子今年12歲,即將讀初一,她已經給兒子報了線下的英語和數學培優課。開課前,機構提前給家長發調查問卷,了解復課意愿和孩子的身體狀況,還對孩子的防疫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摸底。不過,由于兒子所在的機構位置在商場里,人流量相對大,她擔心沒窗可開,通風不夠,因此讓孩子上課時都戴著口罩。
“中小學生還是上線下課更好一些,在線學習效果不佳,而且長時間看電子屏幕,還會影響孩子的視力。”女兒讀小學四年級的許女士認為,線上課好處是減少奔波,但師生互動還是差一些。因為疫情的關系,女兒的幾個課外培訓課程都轉為線上了。線下復課后,她就把課程轉為面授。由于上課地點離家較遠,女兒往返培訓班由家人接送,期間做好疫情防護。
一名姓顧的家長告訴記者,兒子的數學培優班7月底起復課。“沒有太多擔心的地方。”顧女士介紹,兒子平時上課時每個班的學生就不多,經常一間教室里只有七八名小學生同時上課,每個班會有兩個老師上課,而且他們平時已經比較注意,上完課會孩子必須認真洗手。“因為每一間教室都控制了人數,報名人數較去年有所下降。”慧泉教育相關負責人介紹,總體上,對學校的招生影響不大。“目前來看,多數學生仍然選擇線下培訓。”武漢學而思教育培訓學校負責人坦言,實力雄厚的培訓機構因為有技術、口碑、師資等方面的優勢,他們受到沖擊有限,“疫情期間學生們選擇線上課程,如今,很多學生轉向線下培訓。”
線上課程和線上家長會將持續
“疫情對整個校外培訓行業沖擊是非常大的,面臨著房租、人員工資成本等,很多企業壓力都非常大。”武漢市一家本土知名培訓機構負責人表示,受疫情影響,很多機構的線下課程被迫轉為線上,但是線上課程沒有老師眼神、肢體的互動等,效果肯定不如線下好;另外,家長出于對孩子視力保護的緣故,不可能讓孩子一整天都對著電子屏幕,對培訓課程就會有取舍;網絡不穩定也會導致一部分家長進行觀望;疫情期間,一些不是剛需的藝術類的課程可上可不上,這些因素都嚴重地沖擊了培訓行業。
不過“危”中藏“機”,這位負責人也看到兩個新的方向。“疫情下,由于機構推出的產品粘合度高,本地的生源并沒有出現明顯流失。一些家長和孩子對于節約路程成本的線上課十分適應,而培訓機構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線上課程新產品,未來是一條新的路徑;家長會全面轉為線上召開,節約大量人力成本,減少家長奔波的辛苦,未來這樣的形式可以保留。”
今年,在疫情期間,武漢學而思、慧泉教育、荊楚潮、陽光喔等一批實力雄厚的校外培訓機構新開發了一批線上課程,以便于留住生源。“今后,這些線上課程和線上家長會將會繼續,滿足部分家長讓孩子上線上課程的需求。”武漢一家培訓機構負責人說。
課間休息時間參考公辦學校
昨天上午,記者在黃孝河路一家校外培訓機構看到,校區內隨處可見防疫宣傳海報。教室的地面和大課桌上貼有標記,每名學生按照指定位置就座。“不讓同一間課室連續給學生使用。”該校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學生下課離校后,學校會對使用過的課室進行全面清潔消毒,并開窗通風,該課室暫停使用,與其他課室間隔交替使用。同時,校區還專門設置了一個通風良好、衛生條件良好并相對獨立的隔離室,若有學生身體不適,可有獨立的隔離空間。
“以前,學校鼓勵家長參與上課時旁聽,這是培訓機構的一大看點。如今,為減少風險,學校嚴禁家長進入校區,禁止旁聽。”武漢市另一家培訓機構負責人介紹,學生需測溫、健康詢問、消毒、登記等流程才可進入校區。每個大課室不超過25人,小課室不超過15人,保持科學距離,保持課室通風。下課后,任課老師和校區老師指導孩子遵守課間紀律,一般按公辦學校疫期課間休息安排為指導原則。
記者在武漢市萬松園路一家培訓機構發現,學生需要洗手、測體溫后方可入校。每間教室按照單人單桌來擺放桌椅,確保一定的間隔距離。每間教室可以容納25人左右,課間采用錯時下課或延長課間休息時間的辦法,來減少學生的排隊時長。
家長報班變得更加謹慎和理性
曾經,暑期培訓班異常火爆,一位難求,家長甚至需要靠“搶”占名額。疫情發生之前,家長們普遍認為,利用假期能多學一點就是收獲;如今,很多家長權衡利弊之后,為孩子報班變得越來越謹慎。
一方面,主要是疫情惹的禍。家長們既擔憂線下上課不安全,又不滿意在線學習效果,還怕長時間看電子屏幕影響少年兒童視力。家住武昌友誼社區的徐女士表示,疫情期間,孩子的校內課和校外圍棋課、書法課都在線上,孩子一天要對著pad四個多小時,擔心孩子的視力下降,不想增加孩子的網課時間。于是,她向一家機構提出退課申請。
另一方面,除了疫情原因,全國多地教育部門啟動了公民同招、電腦派位的錄取政策,也是導致家長報班心態發生變化的元素之一。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武漢市越來越多家門口的好學校不斷出現,加上幼升小、小升初不得通過擇優或者考試選拔招生。這樣,使得報班學習不再是假期學生們的剛需,報培訓機構學校文化課的人數開始有所減少。”
校外培訓機構面臨招生大考
對培訓機構來說,一方面是有的機構因不符合復課條件,線下復課希望渺茫,家長要求退課退費;另一方面是七月至八月,武漢市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學生復課,學校將占用往年的暑期時間正常上課。這意味著,學生可支配時間減少,留給校外培訓機構的時間就變少了。因此,經歷春季不能線下復課的煎熬和掙扎后,很多機構又面臨著暑期招生大考。
整體來看,中學生返校復課后,各學校追趕進度,往年的學生假期如今都用于正常上課,學生富余時間較少,短期內,家長會降低對中小學校外課程的需求。武漢一家校外培訓機構負責人透露,高三和初三學生可支配時間較往年同期減少,學校因此至少流失了30%的學生。
對家長而言,讓孩子“試水”近一學期的在線學習之后,不僅報班選擇更理智,對當下教育形式的利弊認識也更清晰。毫無疑問,家長的選擇會對培訓機構這個暑期的招生造成很大的影響。
武漢市教科院副院長朱長華認為,沒有質量的學習都是浪費時間。“與其跟著輔導班趕進度,低效地學習,倒不如利用這個時間,讓孩子學會查漏補缺,規劃自己該做還沒有做好的事情。比如多看幾本書,練練字,練習英語發音,打好基礎,并不是壞事。”朱長華還建議,如果孩子可以自理,而且自律性較強,家長可以考慮為孩子購買一兩個在線課程,最好是孩子感興趣的,著重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不要抱著考級考證等過于功利的心態,避免孩子厭學。
楚天都市報記者 郭會橋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