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重慶大學博物館在虎溪校區開館,展出了佛造像、玉器等400余件展品。然而近日,一篇來自收藏界觀眾的文章《重慶大學耗資670萬建了一座贗品博物館?》引發文博界熱議。文章稱其中展品“竟然是幾百件贗品。耗資數百萬建立的,居然是一座贗品博物館?”
文章介紹,館內有仿制秦始皇陵銅車馬的“改裝版銅車馬”、仿制后母戊鼎的“商代獸面紋牛鼎”、高達一米多的“漢代雁魚銅燈plus”、“電鍍金鑲人工合成綠松石以及不知名合成寶石的烏龜”、仿制南京博物館元青花梅瓶的罐子、“一米多高”的康熙年制官窯瓷器、仿制四羊方尊的乾隆年制瓷器等藏品
對于這一參觀重大博物館的見聞真實性,曾供職于國內知名博物館的一位權威文物專家表示,不能說重慶大學博物館展覽的展品百分百是贗品,但至少從公布的展品圖片看,可以用“荒唐”二字作為評價。
“這幾年不少大學都在建設博物館,這本來是好現象,但博物館有著嚴格的專業標準。比如,就接受捐贈而言,必須要過文物鑒定的這一關,因為博物館的收藏品必須是經得起推敲的。以故宮、上博等知名博物館而言,也向社會接受過捐贈,但如果鑒定是贗品,一般不會接受。如果有收藏家堅持把整體收藏捐贈博物館,其中又含有贗品,那么,這些贗品在展出時會進行學術標注,或者作為一種參考資料。”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