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年投資近萬元,“課外班大軍”有必要嗎?
王秀江認為,參加輔導班的情況,也客觀說明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家庭的收入狀況不斷地提高,在課外班支出上,兒童平均每年花費9211元。瑞瑞媽媽說:
“我們家里的財政支出是這樣的,我的收入基本就全部放在我和孩子的身上,包括他所有的輔導班,光是鋼琴考級這一項我就交了一萬多,奧數、信息五六千,然后還有游泳什么的。”
在課外班的類型選擇中,兒童上學日參與“學科輔導”的占比最高,為66.5%,其他依次為“文藝特長”、“體育特長”、“科技興趣”。
60%的家長、59.3%的兒童對目前的校外生活表示“很滿意”或“比較滿意”。90%以上的家長認為校外生活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價值。
不過,報告認為,從某種層面來講,中國家庭對于課外班的熱衷,也是一種“劇場效應”。越來越壯大的“課外班大軍”,最終讓本不愿意參加的人也被裹挾其中,被迫開始補課。一位學生家長說:
“他的童年就沒有什么樂趣了。看小孩自己個人意愿,他要是愿意的話,我會給他補習的,他要是不愿意的話,我會也是聽他的意見。”
除了家長們的萬般無奈,孩子們更是早早地品嘗到了這份本可以不用負擔的壓力,瑞瑞媽媽:
“因為有一天我在跟她聊天,我說哎呀天吶媽媽這段時間工作太忙了,真的太累了我說我可不可以不要工作,她就回了我一句,那我可不可以不要上興趣班。”
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表示,從理論層面來說,校外生活對于兒童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義。但是,當前仍然缺乏深入、系統、拓展、科學性的研究。
回到家庭本身來說,尊重孩子的意見,合理安排、適度適量,可能是目前家長對待種類繁雜的課外輔導班最好的態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學老師說:
“如果他自己有一個比較弱勢的科目,確實自己在家里無法去解決,也可以根據自己學習的這種需要, 做出一個選擇, 整體來說我覺得就是,因人而異,不要盲從。”
王秀江表示,課外輔導班要客觀對待,孩子們還是要有戶外活動的時間。
“實際上因為我們本身兒童中心也有很多這樣的培訓班,有這樣的興趣培養的活動,我們覺得家長在給孩子們選擇興趣班的時候,還是要合理安排孩子的時間。并不是說報的興趣培養班越多,那么孩子就越好,要使他的校外生活呢,除了有規劃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之外呢,也要多一些給孩子戶外自由玩耍活動的時間和外出游玩的時間。”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