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移動病床,一只便攜擴音器,用枕頭支撐著印刷版論文,華東政法大學碩士生程艷芳今天通過了她的論文答辯。
圖說:這是一場病床上的答辯會來源/大河網(下同)
這場研究生論文答辯非常特殊,是在940多公里外鄭州的河南省人民醫院進行的。來自華政和鄭州大學5位教授組成的答辯委員會經過規范流程,給予優秀通過。因車禍造成嚴重脊椎爆裂性骨折,嚴重受傷無法動彈還需治療、康復,但這個堅強的姑娘在病床上實現了夢想。
臨近畢業,飛來橫禍
程艷芳來自河南,是華政馬克思主義學院法制教育與傳播專業碩士研究生。一個多月前,她完成校內論文預答辯和論文提交流程之后,就回河南面試,打算在家鄉落實工作,再回學校參加最后的論文答辯,和同學們一起畢業。沒想到,面試路上遭遇車禍,嚴重受傷。
當時下著大雨,程艷芳搭乘的出租車行駛速度過快,在一個轉彎時失控撞上大樹,程艷芳當即無法動彈。送醫后,醫生將她體內的玻璃碎片取出,但車禍造成的嚴重脊椎爆裂性骨折已經讓程艷芳胸部以下失去知覺。手術后,程艷芳頭部、頸部、胸部分別用支架固定起來,好讓骨折破裂的寰椎自然生長。翻身都成了巨大的奢侈,傷口附近神經性疼痛劇烈,支架磨到破皮,并發癥伴隨高燒折磨,這一切的痛苦都沒有令她抱怨,她從未放棄治療。
圖說:癱瘓在病床上的程艷芳在家人和護士的協助下答辯
多方支持,成就夢想
從手術后清醒的那一刻,程艷芳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回學校答辯。但重傷的身體還需進一步治療、康復,她非常著急,一直與老師聯系,希望能夠按時答辯。程艷芳的論文早已完成,經過校外送審環節也獲得了很好的評價,可是返校答辯已經不可能了。
學院知道她的情況之后與醫院溝通,明確程艷芳的健康狀態可以支撐答辯過程。經過一番討論、協商,在取得學校肯定后,制定了在河南醫院為她單獨舉行答辯會的方案。“這場車禍來得太殘酷了。作為老師,我們心疼孩子,大家想法一樣,無非是多坐幾個小時的火車,都希望能圓她一個夢。”華政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何益忠教授說。
于是,在昨天的答辯會現場,面對華政的何益忠教授、林凌教授以及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周宇豪教授、黨東耀教授和宗俊偉副教授組成答辯委員會,程艷芳陳述了論文的選題、框架和主要觀點,隨后答辯老師評議論文并向她提問。“答辯持續了大約40分鐘,考慮到她的身體狀況,她可以選擇2位答辯老師的問題進行回答。盡管她的聲音很微弱,但我們都感覺到程艷芳做了充分準備,對答如流,表現優秀。”何益忠教授說。
希望車禍撞不毀夢想
據師生們說,程艷芳是個好強、優秀的學生。她的學業成績不錯,拿了多個獎學金,求學期間發表了4篇論文。讀研期間,她在學校勤工助學崗位上努力工作,暑期也會參與一些兼職來籌集學費。得知能夠獲得學校支持在醫院答辯,程艷芳天天讓父親舉著手機,她躺在病床閱讀手機里存的論文和資料做準備。
接下來程艷芳還要經歷漫長的康復治療。肇事司機目前只拿出2萬元,家庭已經承擔高額醫療費用。學院師生已自發啟動愛心募捐,幫助這個來自農村困難家庭的女孩。“我們也發動華政河南校友會,希望通過律師校友為這個家庭爭取權益。現在大家都已經在為此奔走,但尚無結果。”何教授說,“相比答辯,我們更擔心的,是學生接下來的生活。”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