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中國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在“雪龍”號停機坪組成“34”字樣的隊形合影留念。
籌建“第五站” 中國邁向極地考察強國
(瞄準世界科技前沿之極地科考⑤)
北半球新一波寒潮來襲的隆冬時節,南極大陸卻正迎來“暖意”。此刻,雪龍號科考船正載著中國陣容空前的南極科考團隊向目標區域進發。在接下來約5個半月時間里,科考團隊將完成第34次南極科考諸項任務,其中為在恩克斯堡島新科考站建設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是重中之中。一旦新站建成,中國在南極就有了5個科考站,中國南極科考就進入了“五朵金花”時代。
新站選址情定羅斯海
從1984年派出首支南極考察隊算起,中國南極事業已經走過33個年頭,雖然與一些發達國家或者南半球具有地緣優勢的國家相比,中國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迅速。就科考站建設而言,中國已經建成并投入運行4座,它們是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和泰山站。對于面積約1400萬平方公里的南極洲而言,其地形地貌和氣候環境異常復雜多樣,只有建立更多科考站,并以此為依托形成更加豐富的研究數據,才能進一步大幅增進對其的認識。而對于致力于建設南極科研強國的中國來說,隨著綜合國力的發展和科研水平的進步,在現有考察站建設和運行經驗的基礎上,精心選址,建立新的科考站,才能進一步大幅拓展南極科考空間。
選址無疑是新科考站首要解決好的問題,實際上,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新站的科考主要方向和科考成果的價值。中國已有四大科考站的選址成功經驗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長城站位于西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喬治王島南部,該區域生態系統活躍,非常適合開展亞南極生態監測和研究。中山站位于東南極大陸拉斯曼丘陵,該地所在區域是觀測研究南極冰蓋演化過程、南極冰架海洋相互作用等的理想之地。昆侖站位于南極冰蓋最高點冰穹A地區,是進行冰芯鉆探、開展大氣科學和天文科學研究的絕佳之地。泰山站位于中山站與昆侖站之間的伊麗莎白公主地,既可以為昆侖站科學考察提供前沿支撐,又能為考察格羅夫山搭建平臺。
經過數年數次實地考察,綜合各方面信息,最終位于羅斯海特拉諾灣的恩克斯堡島(也稱難言島)被選擇為新科考站址。羅斯海是南大洋深入南極洲的一個邊緣海,也是地球上船舶所能到達的最南部海域之一,分布著埃里伯斯火山等多座著名火山以及南極最大的羅斯冰架,被喻為研究地球系統中能量交換、物質交換和圈層相互作用、理解全球氣候變化的“天然實驗室”。同時,羅斯海擁有南半球最高緯度的海洋及其生態系統,還是南極環境保護區體系最完備的地區。因此,這里已成為科考熱點區域,分布著美國、新西蘭、意大利、德國和韓國的科考站。在此地建站,不僅可以達到與本國已有科考站的差異化,而且可以填補在國際上南極考察重點、熱點區域的空白,還可以促進南極科考國際合作。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9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
頭條 2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