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梅次第盛開,早櫻綻放在即,隨著天氣轉暖,全國各地陸續進入賞花期。昔日人們閑暇賞花的行為如今已催生出不容小覷的“賞花經濟”,從江西婺源的油菜花、西藏林芝的桃花,到日本櫻花季、荷蘭郁金香之旅,賞花目的地和產品愈加豐富,賞花游的深層體驗需求也在上漲。
賞花經濟帶來的多方效益是顯而易見的,一則給消費者增添了游玩的新渠道,讓游客深度體驗到鄉村生活;二則對于促進旅游地經濟發展也有一定益處;三則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比如,能夠催生住宿、餐飲、購物等行業興起和發展;四則可以成為當地群眾的一個增收點。由此可見,消費升級催生的賞花經濟所帶來的經濟社會效益。
讓賞花經濟持續火起來,不僅需要當地的努力,更需要乘客的呵護。不難發現,每年賞花季都會有“傷花”新聞的出現。比如,有的花海尚未對外開放,一些游客推開圍擋或翻爬鐵門進入花海,或踩或坐或躺在花海里賞花拍照;還如,有的油菜花網紅勝地,游客不知道其重要性和科研價值,隨手采摘幾朵、踩壞油菜花等等。
其實,即便是對“路邊的野花”,也應該加以呵護。春天野外到處都開滿了嬌艷的花朵,摘下一朵別在發間,或摘一大束帶回家插在花瓶里,殊不知這樣的采摘打扮行為一點也不美,也有可能給自身健康帶來傷害。比如,夾竹桃的花、葉、枝條、樹皮都有毒,一旦“親密接觸”,輕則皮膚癢痛過敏,重則中毒。
賞花文明除去管住自身不文明的手,也應注意安全。有媒體就曾做出如下警示,就很有道理——您懂得,遵守游覽秩序;別忘了,講究文明禮貌。您懂得,保持潔凈環境;別忘了,禁帶火種上山。您懂得,愛護花草樹木;別忘了,切勿折花攀枝。您懂得,賞花不忘學習;別忘了,品味傳統文化。就是如此,賞花小細節卻彰顯著文明與安全素養。
同樣,走出國門去賞花也應帶好文明行囊。比如,尊重當地的風俗,遏制自身的不文明行為等等,也是展示中國文明形象的必然要求。
春暖花開,桃花節、杏花節、梨花節……一如既往地會讓人留戀,尤其是在國內一些熱門景點,也難免會“人比花多”,更不排除一些新的網紅賞花景點的出現,越是如此,越對游客提出了更高要求,真正自覺做到文明游園賞花,莫讓賞花成傷花,從而能夠真正實現花美、景美、人更美。唯其此,才能實現賞花經濟的紅紅火火。(記者 楊李喆)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