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古村完全不像一個村莊,反而像一個小型城市,在村莊的外圍,有著6座城門和1條護城河,這種規格待遇在一個村莊里出現了,天寶古村堪稱是國內最“霸氣”的村子。
天寶古村中的建筑70%都是明清時期留下來的古建筑,里面的祠堂、牌坊、門樓等都保留著原本的模樣。
在古鎮的中心地帶有一個小廣場,廣場的正北面就是天寶古鎮著名的“劉氏宗祠”,“劉氏宗祠”很著名。
劉氏宗祠,建于明宏治7年公元1494年,原劉氏宗祠長100多米,寬30多米,有石柱三十六根,天井二十四處,結構為五棟一寢,左右祠堂,雕龍畫鳳,十分壯觀。清朝太師太保、文化殿大學士朱軾親賜“江省名宗”金匾。
祠堂曾六次毀興,于一九四一年最后重建,后又于一九六二年改建為糧倉,文革時又遭火災,現僅剩門樓。這是劉氏宗祠門神畫,原畫已毀壞,已2009年修復。
這這不僅因為劉家是天寶古鎮的最大家族,更因為這個劉氏家族在歷史上出了非常多的著名人物,明朝開國的最大功臣劉伯溫就是從這個大家族走出去的!
此外,還有一幢創建于1919年的西式洋樓——培根職業學校,該校由墨莊堂劉氏中最早接受“五四”新思想的劉化成所創辦,是專門培養農業人才的職業院校,在當時全省也是獨此一家。
據文字記載,一個并不算很大的天寶古村,古時共出過10名進士、76名舉人和解元、11名武舉人、139名諸貢、178名恩賜頂戴。謀略大師、同時也是著名的學者、文人的劉伯溫,先祖就來自宜豐天寶。
現天寶古村憑借其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厚重的人文歷史,以年代久遠、規模宏大、集中程度較高、遺存較為完整的古建筑群為依托,已被江西省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和省級環境優美鄉鎮。
走進古村,好像回到了過去。天寶村民依然生活在幾乎保留如初的古民居里。天寶千年古村自古就是人文之邦、文風興盛、名人官吏眾多。
至今留有較多的附屬文物,如各代朝廷皇帝賜匾及愛國將領民族英雄林則徐親書所贈的"副魁匾",古陶瓷、古代生活用具,還有出土的商代銅饒(一級)、春秋鈕鐘(二級)、戰國劍,縣正堂磚等珍貴文物,以及在土地革命時期,紅軍在宜豐蘇區天寶古村內留下了許多墻頭革命標語。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