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馬俑中發現的唯一一尊跪射俑“綠臉俑”吸引了很多游客駐足觀賞。綠臉俑于1999年發現,發掘出土后因“綠臉”引起了學界的轟動。
從文物保護角度考慮,這件稀世國寶很少展出,2008年在陜西歷史博物館展出后,而時隔十年再次來到陜西歷史博物館與大家相見。此次陜西歷史博物館展出的秦彩繪跪射俑是秦兵馬俑中唯一發現的“綠臉”俑。
綠臉俑的出現讓神秘壯觀的秦兵馬俑更增添了一份神奇的色彩,專家們也對綠臉俑說法不一。今年八月"綠面跪射俑"抵達陜西歷史博物館,據悉,綠面俑跪射除了在臺灣和兵馬俑展覽館有過短暫展出外,這次是第三次和世人見面。
據了解,該“綠臉俑”1999年發現于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東北部的跪射俑軍陣中,除頭發、胡須、瞳孔是黑色外,臉部全部由礦物質的石綠顏料涂成綠色,極其罕見,它的發掘出土曾引起學界轟動,專家學者對其“綠臉”形成的原因也在持續研究討論中。
誰也不能確定為什么這尊俑的面部要施以綠色顏料,甚至有人猜測“綠面”有可能是工匠們的惡作劇。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14260平方米的一號坑如今佇立著1000多件兵馬俑,軍陣整體向東,呈現出厚重的灰黑色。這符合很多人對秦朝歷史的認知,也是很多人通過照片看到的兵馬俑色彩。
然而早在1988年出版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 1974-1984》就已經多處提到了兵馬俑為彩繪的這一事實。
對中國考古工作者來說,兵馬俑的保護簡直是一個千古難題。其中,顏色脫落和土遺址的損毀問題最難攻克。
其中環境變化是導致兵馬俑迅速褪色的主要原因,而隨后的保護還面臨微生物和可溶鹽帶來的破壞。
跪射俑是秦弩兵的一種,它的出土充分印證了秦軍在冷兵器時代擁有弩兵兵種的歷史事實。考古資料也證實,秦俑在燒制完成后,通體均施有彩繪,歷經2000多年,如今絕大多數秦俑身上只留有少許顏色痕跡。
經精心清理和保護后,綠臉傭的臉部、頸部全為粉綠色,雙耳為淺綠色,頭發、發髻為赭石色,發帶為朱紅色,眉毛、胡須為黑色。抓住機會快去陜西歷史博物館看看吧!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