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嚴禪院又名“古寺”,位于四川省崇州市街子古鎮(zhèn)的鳳棲山,距離成都63km,海拔1100m。光嚴禪院的暮鼓晨鐘之音已在鳳棲山回蕩一千四百多年。
古寺始建于晉代,晉文帝賜青城36庵,古寺為其中規(guī)模最大一寺,原名常樂庵,隋文帝賜光大嚴明匾。
光嚴禪院隱座于一片古森林中,四周是近千畝成片的參天古柏、古楠、古杉、古銀杏等珍稀樹木,夏季日平均氣溫比平壩低4至5度,是距離成都最近的成片森林。
光嚴禪院在明清兩代深受皇家恩寵,朱元璋的叔父悟空禪師(俗名朱五六)曾在印度求法并在西藏修行多年后,來到光嚴禪院擔任住持。
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后,賜光嚴禪院半副鑾駕、四桿龍鳳旗、五間琉璃瓦、皇鍋兩口以示悟空禪師的皇家血脈。
皇家寺院的神秘色彩,鎮(zhèn)寺之寶的名聲遠揚,加上悟空禪師肉身長存,使古寺氣勢不凡,醉迷八方僧人信眾。
悟空禪師圓寂后,其肉身坐像口含寶珠竟600年不腐。弟子們于是在正殿旁修建了一座佛塔,安放其金剛不壞之身供世人膜拜。
寺院下的梅花寨休閑度假村,在冬日里各種品種的紅梅和烏梅相怒放,使梅香深處的古寺更顯出別樣的凝重和靈性。
寺中重檐飛閣、古樸幽雅,寺門懸匾"光嚴禪院"為清代康熙皇帝親書御賜;四川總督九昌衡的禪意對聯(lián)、于右任先生的草書"藏經(jīng)樓"保存完好。
寺廟因有初刻南藏、貝葉梵文、御賜極品三件寶而馳名,因而被喻為"西川第一天"。
令人遺憾的是,悟空禪師的肉身已于幾十年前被毀,如今,上古寺的全面恢復,更是吸引眾多善男信女來朝拜。參天蔽日的密林中,殿宇巍峨,閣樓交錯。彌勒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處處香火彌漫。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