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頭洲古民居,位于桂林市北郊32公里的靈川縣九屋鎮江頭洲村,地處甘棠江上游的護龍河西岸,建村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古村至今完整保存著明清兩代時期的建筑格局,村落青磚灰瓦,木質構架。房宇高大,鱗次櫛比,屋檐層疊,古樸典雅。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北宋理學家周敦頤《愛蓮說》
明朝弘治年間,周敦頤的后裔遷來桂北山區建村居住。
他們不僅遵先祖遺訓環村皆種蓮,還世世代代清廉為官,這個村落也因此被譽為“清官村”。
走進江頭洲村,每條巷道,每一座古民居都有一個厚重的歷史故事。多少年來,江頭洲村像一部歷史教科書在昭告著后人:讀書需發奮,做官需清廉。
江頭洲村坐西朝東, 北、南、西三面都被蒼山環抱, 東面是良田沃野, 三條小溪蜿蜒而過。在這里,教育傳統得到了很好的繼承和發揚。尊重知識、重視教育成為村里發展進步的基礎。
如今的愛蓮家祠雖然已經有幾分凋零慘敗,但那份歷史的厚重感仍使之獨具魅力。遵循祖先遺訓,周氏族人明清兩代有168人出仕當官,任職全國,無一不是廉吏清官。
村民各宅門楣上都懸掛有門第匾額和皇帝誥封掛匾,“監生”、“同知”、“知縣”、“太史第”……
村中素有“父子進士”、“父子庶吉士”、“父子翰林”的佳話;有“一門兩進士”、“三代庶吉士”、“四代四舉人”、“五代五知縣”的美談。
村中至今還保留著“秀才街”、“舉人巷”、“進士樓”等古跡。
如果我們迷失在現實的物欲橫流中, 那么就去看一看生活在這里的人們, 這古老的村落里尋找點點滴滴的愛蓮文化內涵。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