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之所以被各地政府重視,是因為“窮家富路”的觀念深入人心,所以,哪怕在家很節約的人出門在外也會出手闊綽,這也讓游客成為提高當地收入的黃金行業,只要有旅游資源的地方基本都是酒店、餐廳以及紀念品店。但今天說的這個地方卻傲嬌到拒絕游客過夜,哪怕一年50萬游客也照樣不開酒店。
在非洲大陸的最北端,有個緊靠地中海與意大利西西里島隔海相望的伊斯蘭國家:突尼斯。說突尼斯或許很多人不怎么了解,但說到曾經非洲最大奴隸制國家、先與古希臘爭奪地中海霸主后與羅馬發生三次戰爭的古國迦太基,多數人會從歷史層面了解一些,而突尼斯也就是誕生迦太基的地方,至今仍保留有被羅馬軍隊夷為廢墟的遺址。
被羅馬占領數百年后,突尼斯幾乎改頭換面變成第二個羅馬,不僅文字與信仰被迫跟隨羅馬帝國,城區一系列建筑也被焚毀以羅馬風格重建,連羅馬時代最熱衷的角斗場都有。如今更成為國際大片的拍攝地之一,相繼拍攝有《星球大戰》、《角斗士》、《印第安納瓊斯》等。那么,羅馬帝國真正意義上的征服了突尼斯嗎?實際并不然!
距離首都20公里處有個6000人口的西迪鎮,公元703年阿拉伯人打到非洲時第一個占領的港口就是這里。同樣,第一個接受伊斯蘭教的地方也是西迪鎮,因為當地人極度排斥羅馬文化,當阿拉伯人將另一種教派傳到這里時,西迪鎮就成了非洲第一個全民信奉伊斯蘭教的城鎮,直至1300年后的今天,穆斯林信徒仍占總人口的93%。
12世紀十字軍東征,掀起長達200年對地中海沿岸國家的侵略,而依懸崖而建的西迪鎮卻從未被波及,得以相對完整的留存迦太基古城與羅馬建筑,也成為地中海各國王室貴族與藝術家的避難所之一,最著名的有法國思想家、畫家古斯塔夫,瑞士立體主義畫家保羅克立與表現派啟蒙畫家麥克等等。因此,極具藝術氛圍的西迪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冊,連法國最著名的哲學家米歇爾都慕名前來定居養老。
也可以這么說,西迪鎮幾乎每棟建筑都是名人故居,其內保存的名人古跡字畫等作品更是多達數千件。當時間流轉到20世紀初期時,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最偉大作家安德烈也來到西迪鎮定居,頗具色調敏銳感的安德烈買下一棟半坡住宅后,突發奇想將整棟房子涂成藍白色調,說是更容易與藍天大海相匹配,結果引起各路藝術家效仿。最終才有了全部都是藍白色調建筑的西迪鎮,據說希臘圣島還是模仿西迪鎮而出名的。
都說藝術家是最傲嬌的群體,他們眼中沒有金錢權貴的概念,凡事都隨心隨性而為。西迪鎮應該是最能詮釋藝術家性格的地方,從1980年開發旅行起就極度排斥外來游客,甚至有過堵路的過激行為。但源源不斷的游客還是打敗了小鎮居民的耐心,為了不讓西迪鎮被游客過度渲染,最終定下了“可以參觀卻不能過夜”的硬性規矩。所以,如今的西迪鎮可以隨意參觀,但就是找不到酒店民宿可以過夜,無數給錢都不讓過夜的游客被迫住在市區再來回奔波。
白天游覽小鎮可以看到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除了餐廳、酒吧、咖啡屋以及紀念品店正常開門外,幾乎每座民居都是大門緊閉,連窗戶都不帶開的。但隨墻而生的花草與藍白建筑再配上藍天和石頭路,還是吸引了很多游客前來,2017年共有50萬名外來游客,如果以五分之一的住宿率來算,西迪鎮至少放棄了500萬美元的酒店收益,這對于一個6000人口的小鎮來說,可是一筆相當大的財富!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