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路旁的苔蘚爬滿墻根,木質(zhì)窗雕的花紋精致典雅,18棟百年老宅被縱橫交錯的巷道分隔,流露出歲月的底色……行走在江西省永新縣高市鄉(xiāng)的洲塘古村,處處散發(fā)著古樸而又厚重的歷史氣息。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這個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每天都吸引著近千名游客前來觀光游玩。
“一個中午要接待十幾桌客人,忙到連電話都沒功夫接了!”今年年初,村委會主任劉建平在村口開了一家“農(nóng)家樂”,游客紛至沓來,讓他的一手好廚藝在家門口找到了“用武之地”。
遠方的客人在幽深巷陌中尋尋覓覓,打撈失落的鄉(xiāng)愁,而生于斯長于斯的劉建平眼里看到的,則是古村重新煥發(fā)的勃勃生機。
劉建平向記者介紹,因為村里的年輕人大量外出務(wù)工,經(jīng)濟條件稍微好些的,還在縣城里買了房,偌大一個村莊,只留下了獨居的老人、空蕩的房屋,還有成片撂荒的土地,就算是大白天也見不著幾個人影。
曾經(jīng)人丁興旺的古村陷入了人走村空、凋敝荒蕪的窘境,作為村委會主任的劉建平整日憂心忡忡,“再這樣下去,老祖宗留下的歷史遺產(chǎn)我們守得住嗎?村莊未來又何去何從?”
洲塘的改變發(fā)生在去年年底。為了保護具有地方特色的歷史文化資源,永新縣開始對洲塘進行美麗鄉(xiāng)村建設(shè),在充分征求當?shù)卮迕褚庖姷那疤嵯拢凑?ldquo;修舊如舊”的改造原則,沿河修建木質(zhì)棧道、提升村內(nèi)綠化景觀、收集反映民俗和農(nóng)耕文化的老物件……曾經(jīng)破敗的洲塘古村逐漸重現(xiàn)活力。
“與此同時,我們還從村民手中租用了7棟古宅,邀請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的設(shè)計團隊進行高標準設(shè)計和打造,根據(jù)不同房屋的結(jié)構(gòu)特點,在不破壞原有面貌的基礎(chǔ)上運用光影元素,營造出獨特的氛圍。”高市鄉(xiāng)黨委書記尹育文告訴記者。
“留住古村,就是留下鄉(xiāng)愁。不僅要觸摸到青磚灰瓦,更要讓大家感受到古村所承載的文化內(nèi)核。”在永新縣委書記肖兵看來,在進行修繕改造的同時,還得為古村彰顯文化內(nèi)涵,才能讓它獲得真正的“重生”。
原來,洲塘古村是著名畫家、徐悲鴻關(guān)門弟子劉勃舒的家鄉(xiāng),也是當?shù)剡h近聞名的傳統(tǒng)書畫村,有著深厚的書畫文化底蘊,村民歷來就有在農(nóng)閑時舞文弄墨的愛好。為了傳承洲塘的書畫文化,政府將修葺的古宅打造成“永新書畫院”和“書畫工作室”,并邀請永新籍的書畫名家入駐,建立了青少年書畫培訓(xùn)基地。
如今,書畫名家時常相邀于此,在“書畫院”潑墨揮毫;不少家長也帶著孩子來到旁邊的“陶藝工作室”,體驗揉泥、做坯的樂趣;“非遺館”里還展示著盾牌舞、永新小鼓等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有興趣的游客甚至可以自己學(xué)著跳上一段……
隨著洲塘古村的名氣日漸打響,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前來,讓當?shù)卮迕竦纳钜沧兊酶迂S富。游客多的時候,村民劉毛毛會把自家制作的醬姜、陳皮、艾米果等農(nóng)家土特產(chǎn)擺在家門口銷售,一天能夠有近500元的收入。
“看著村里逐漸熱鬧起來,我每天都是樂滋滋的!”劉建平說,他期待接下來村里再發(fā)展一些新的旅游業(yè)態(tài),吸引更多的游客駐足。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