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民族地區的縣域如何將全域旅游發展落到實處?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因地制宜,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出了有益探索。
一、以機制激活供給主體,以改革優化供給制度
深化旅游綜合管理體制改革。九寨溝縣黨政領導高度重視發展全域旅游,成立了九寨溝縣全域旅游發展領導小組,形成黨政主導、部門協同、整體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組建由九寨溝縣、九寨溝管理局、南坪林業局、大九寨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四方共同參與的全域旅游發展議事協調機構,共同打造旅游產品、共同開展市場營銷以及人才交流與共享,實現從行業管理向綜合管理轉型。大力推行“1+3+N”監管體制改革,完成了旅游巡回法庭、九寨溝旅游公安分局、漳扎旅游工商質量技術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組建工作,及時解決旅游治安、旅游群發性和突發性事件、旅游消費投訴等問題。
科學編制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用全域旅游思維、生態旅游理念編制完成了《“全域九寨”世界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總體規劃及五年行動計劃》,做好旅游規劃與城鄉發展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上位規劃及生態、文化、交通等專項規劃的有效銜接,統籌各類資源和公共服務配置,實現旅游空間布局與土地利用、城市景觀、生態環境、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協調統一,增強宜居宜業宜游功能。
優化政策保障機制。完善資金保障機制,設立每年不少于3000萬元的旅游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全域旅游發展。優化投融資機制,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大型投資公司等投資旅游產業,已成功引進魯能集團、四川能投集團、四川鐵投集團、四川交投集團、宋城集團等知名企業,成功推動悅榕莊、麗思卡爾頓、希爾頓等知名品牌在九寨溝縣落戶,努力通過近百億級的投資促九寨溝縣旅游轉型,不斷增強旅游產業的發展動力、競爭能力和市場活力。積極推動在線旅游平臺企業發展壯大,支持有條件的旅游企業進行互聯網金融探索,放寬在線度假租賃、旅游網絡購物、在線旅游租車等新業態的準入許可和經營許可制度,推動互聯網旅游企業發展落地。
二、以精品提高供給水平,以新品做大供給總量
積極創建世界級旅游品牌。發展全域旅游,需要做精旅游供給質量。精品景區、度假區等是發展全域旅游的重要引擎,以打造世界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為契機,九寨溝縣重點打造九寨溝國家5A級旅游景區。采用新技術、新理念,不斷提升智慧九寨建設水平;通過依法治景,實現景區和社區共建共享,妥善處理景區內原住民矛盾,加快建設和諧景區;標準化與個性化相結合,不斷提升景區服務水平;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進一步提高游客接待能力;繼續加強國內外合作和科學研究工作,提高旅游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能力。以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為契機,九寨溝縣密切同中國熊貓研究中心合作,加快籌建“九寨溝甲勿海大熊貓保護研究園”,規劃建設大熊貓野馴設施和科普教育場館,努力將其建設成為九寨溝縣新的旅游增長極。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契機,大力推進白河金絲猴自然保護區建設,成功推動白河金絲猴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努力推進國家4A級旅游景區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發展全域旅游,需要不斷做大旅游供給總量。九寨溝縣精心組織了旅游資源大普查,將普查成果與旅游扶貧戰略相結合,提出“三廊四區”全域旅游發展格局,啟動甘海子、神仙池旅游景區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計劃。九寨溝縣通過招商引資,大力發展度假旅游產品,集聚休閑度假業態和設施,配套國際標準服務品質,積極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通過九寨·魯能勝地項目、四川能投九寨云頂項目以及九寨天堂等發展度假休閑旅游產品。
大力開發新興旅游產品。針對游客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積極推進自駕車、房車露營、生態莊園、精品度假酒店、民宿、研學、休閑養生、探險、戶外拓展、冰雪游等多種形式的旅游精品項目建設。針對養老服務、醫療康體,積極開發老年休閑康養產品。積極探索低空觀光旅游,鼓勵企業開發直升機、滑翔機(傘)、低空攝影等低空域觀光休閑旅游產品。
三、以創新優化供給結構,以融合提高供給效率
推動旅游與農業融合發展。九寨溝縣因地制宜,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農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以培育九寨溝縣休閑農業示范點為突破口,依托刀黨參、甜櫻桃、百合、葡萄、油牡丹、薰衣草等特色農業基地,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推出農業生態觀光游、農耕農事體驗游、浪漫賞花游、水果采摘游,努力建設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依托九寨溝景區龐大的游客市場,努力發展“后備箱農業”,讓游客既在九寨溝縣放心消費綠色農產品,還能裝入后備箱帶回家與親朋好友分享。利用九寨溝景區淡季門票低廉,探索門票與九寨溝特色農產品捆綁機制,提高游客旅游的附加值。
推動旅游與文化融合發展。推動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不僅有利于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而且能夠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依托九寨溝水文化、大熊貓、川金絲猴等珍稀動物資源以及南坪曲子、舞等非遺特色文化,努力打造九寨溝縣文化旅游品牌。積極保護、深入挖掘和開發利用民族文化、非遺文化、歷史文化,全面打造“國家級文化產業演藝集群中心”。依托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動非遺傳習所、傳習基地項目建設,合理利用表演類非遺項目,發展非遺文化體驗游。努力引進文化產業項目,扶持文化創意小微企業,打造九寨溝縣專屬文創衍生產品、手信研創、微電影等,形成新的文化旅游發展業態,拓展文化市場空間,促進文化消費和文化傳播。建設大熊貓科普教育展示中心,開發健康文化、高端養生、探險體驗、戶外拓展等新業態,滿足游客多層次多元化需求。
推動旅游與交通融合發展。當前,多元的出游方式讓過程尤其是路程也成為旅游體驗的重要環節。九寨溝縣在完善“快進慢游”旅游交通網絡時,努力探索“運游一體化”模式。依托路網建設及資源整合,構建“車+X”基礎旅游要素動態打包產品,滿足用戶個性化定制需求;依托九寨溝縣非遺等特色文化和大熊貓、川金絲猴等珍稀動物資源,開發九寨溝地區主題文化巴士;提升旅游交通服務質量,完善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在公路側富余路段建設旅游服務站、自駕房車營地、觀景設施和廁所,補充完善旅游交通標識標牌。
推動旅游與康養產業融合發展。依托九寨溝生態氣候優勢,努力引進優質醫療服務資源,發展集觀光、休閑、療養和地產于一體的養老度假產業,吸引候鳥式居住的養生老年群體。大力發展藏醫藏藥、生物制藥、健康食品業,培育民族文化中醫藥健康旅游項目,打造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提高健康旅游附加值和吸引力。
四、以配套補足供給短板,以集聚延長供給鏈條
提升旅游傳統六要素。圍繞傳統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購、娛”進行市場配套,努力補齊供給短板。以漳扎鎮、九寨溝縣城為載體,依法通過系列優惠政策,吸引中國名小吃、老字號、餐企、私人廚房等設店,培育若干九寨溝縣美食。依托民航、高鐵、高等級公路構建九寨溝縣快進交通網絡,提高旅游通達性和便捷性;規劃建設自行車道、步行道、綠道等慢游設施,打造具有通達、游憩、健身、教育等功能的主題線路。打造九寨溝縣特色旅游商品,做大做強祥巴文化等民族藝術品企業,開發打造具有地域標識的“九寨溝印象”“九寨溝禮物”等文創產品。以九寨天堂口、九寨溝邊邊街、九寨溝縣城等為中心,引入酒館、書店、酒吧、劇院等業態,打造九寨溝多彩不夜城。
打造旅游新的六要素。圍繞“商、養、學、閑、情、奇”新的旅游六要素豐富旅游業態,延長旅游供給鏈條。根據商務旅游、會議會展、獎勵旅游等旅游新需求,完善九寨天堂、九寨魯能度假區的會議服務設施;依托九寨溝縣優越的氣候條件和美麗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養生旅游;依托九寨溝獨特地質地貌和生態水文、南坪曲子等非遺文化以及大熊貓、川金絲猴等珍稀動物相關知識開展研學旅游;針對新時期游客對休閑的需求,挖掘九寨溝休閑度假資源,開發鄉村休閑、都市休閑、度假等各類休閑旅游新產品;依托羅依、神仙池、大錄藏寨情感資源發展情感旅游;根據游客獵奇心理需求,開發探索、探險、探秘、新奇體驗等探索性的旅游新產品。
推進廁所革命。全面加強旅游景區景點、特色小鎮、重點鄉村旅游點、重要交通集散點、旅游娛樂場所等重要節點廁所的建設管理工作,持續推進社會廁所資源向游客和市民開放,實現“數量充足、干凈無味、使用免費、管理有效”目標。與技術公司合作,將九寨溝縣所有廁所列入電子地圖,便于游客通過手機查詢就近如廁。
五、以宣傳強化供給成果,以營銷拓展供給市場
完善旅游市場營銷整合機制。經過磋商,初步建立起九寨溝管理局、阿壩州大九旅集團、九寨溝縣全域旅游營銷的整合機制,統一旅游形象標識和宣傳口號,共享營銷渠道和平臺,共同舉辦節事活動,共同開辟客源市場,努力塑造九寨溝整體旅游形象。除九寨溝景區外,共同宣傳神仙池—大錄藏寨、甲勿池—勿角大熊貓保護區、白河金絲猴保護區、九寨云頂、中查魯能勝地生態旅游度假區,逐步樹立“九寨溝景區”和“大熊貓”兩塊世界品牌。
創新旅游市場營銷模式。組建九寨溝全域旅游投融資平臺公司,構建新媒體營銷平臺,通過搜索引擎、社交媒體、旅游電商網站等加強對外宣傳,展示九寨溝全域旅游形象。利用微信、微博、頭條號、新聞網站、旅游門戶網站等公眾平臺創造細分社群粉絲,及時發布九寨溝縣全域旅游相關信息,圍繞春、夏、秋、冬四季不同主題和節事活動進行宣傳,圖片、游記、段子、動漫、卡通、故事等宣傳介質形式多樣,緊隨時代潮流。圍繞大熊貓、川金絲猴、非遺文化、九寨溝民俗文化、美食餐飲、鄉村休閑創作網絡微電影、短視頻,積極同電影制片商合作,創作經典影視作品。
精心策劃節慶活動。成功舉辦九寨溝冰瀑節、嘛智文化節和日桑文化節,有效拓展了九寨溝在國內外的知名度。精心策劃九寨溝大熊貓涂墨狂歡節,有效融入九寨溝半程山地馬拉松比賽、九寨溝山地自行車賽事、九寨溝美食節、九寨溝南坪音樂節,努力將九寨溝大熊貓涂墨狂歡節辦成品牌節慶。
開展精準營銷活動。先后參加重慶都市旅游節暨城際旅游交易會,前往西安、蘭州部分大學院校參加“你的學分里還差一次旅行”市集路演活動,赴深圳、上海、南京、北京目標市場實施精準營銷,在成都舉行首個大熊貓主題文化全球推廣活動——“熊貓文化·世界共享”首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九寨”杯國際攝影大賽。
六、以服務營造供給氛圍,以整治改善供給環境
推進標準化體系建設,提高信息化服務水平。從游客滿意度出發,全面推進旅行社、旅游購物、旅游景區、餐飲、住宿等行業服務標準化建設。大力引進國際知名旅游品牌管理集團,通過國際化旅游服務標準管理,引領九寨溝縣旅游服務質量提升。以“互聯網+”網絡平臺為支撐,實施全域旅游咨詢與指揮中心、旅游電子地圖、旅游門戶網站、旅游電子票務系統、旅游電子商務系統、旅游咨詢投訴及服務熱線、電子語音解說及互動終端等智慧旅游工程建設,實現有線寬帶鎮、村全覆蓋,無線網絡全域全覆蓋,重要景區節點WIFI全免費,全面建成智慧旅游服務體系。
強化旅游從業人員培訓,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不斷強化旅游咨詢服務,完善了九寨溝縣3個游客服務中心的功能,構建了網上咨詢服務平臺,加大了旅游從業人員能力培訓,努力提高智慧化服務水平。深入開展“文明在行動·滿意在九寨”主題活動,積極引導市民和游客自覺維護環境衛生、遵守公共秩序、愛護生態環境,抵制旅游不文明行為。倡導市民友好接待游客,培養良好的禮儀習俗和文明習慣,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養,營造文明、和諧、友好的國際旅游人文環境。有效開展九寨溝縣優秀導游講解員、優秀飯店、旅游購物場所推薦點、最受游客喜愛的十類旅游商品等旅游評比活動;組織全縣旅游從業人員開展文明禮儀、職業道德、服務技能等方面的培訓,提升旅游從業人員的服務能力。
暢通旅游投訴渠道,加強旅游市場整治。建立健全旅游部門牽頭,發改、工商、公安、消防、衛生、食藥監、質監等部門配合的旅游綜合執法機制,加強對景區、賓館飯店、機場車站等場所的動態督查和常態管理,提高綜合服務質量和水平,形成各負其責、依法行政、協同管理、規范有序的旅游市場秩序。在旅游市場綜合執法局原有架構下,加強了重點區域旅游市場綜合監管,結合漳扎鎮“擴權強鎮”試點改革,進行了執法力量下沉,組建了漳扎鎮旅游市場綜合執法大隊,將39名涉旅執法人員派駐漳扎鎮,由漳扎鎮黨委、政府統一領導、統一管理、統一考評。
加強應急服務體系建設,確保游客生命財產安全。建立并完善“縣、局、司、鎮”旅游高峰應急響應機制,為實現九寨溝旅游產業平穩運行打下了堅實基礎。推進旅游景區安全監控系統建設,設置警示標識、安全提示牌和必要的防護設施,完善防火、防洪、防垮塌等設施。完善景區緊急救護救助系統,提供緊急醫療、緊急情況快速救助等服務。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