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近日官宣,將于11月2日全球首發其最新N型Tiger NEO系列組件。記者采訪了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分享了公司對于N型產品的看法:
01、我們關注到晶科僅今年就四次打破電池效率的世界紀錄,且都是N型電池,說明晶科在N型的技術上是儲備最前沿、最充分的,那為什么選擇這個時間點才首發N型組件?
錢晶:N型技術不是什么新技術,就像幾年前PERC的崛起,也不是什么新技術,而是市場對于更高效產品的需求、幾年以來上下供應鏈的準備、工藝各環節的綜合創新,從而達到規模化、商業化量產的要素,即克服了“技術關”、“良率關”、“成本關”,水到渠成的過程。
02、那是否說明晶科N型產品已經克服了這三關,達到可以抗衡甚至取代PERC的地步了?
錢晶:至少說明性價比已具備競爭力了。
03、和P型產品比,N型產品最大的優勢在哪里?是什么足夠驅動力會加速市場從P型轉向N型?
錢晶:P型效率已接近天花板,成本下降或優化提升的空間很有限了,而N型無論是效率的天花板還是成本的見底都還很遠,TOPCon理論極限效率是28.4%,現在最高也才只有25.4%。但不僅僅是效率問題,N型的高雙面率、低衰減、低溫度系數、更好弱光性等技術特征,使得全生命周期的發電可能比PERC高7%~15%,所以初始組件投資雖然高,但LCOE未必高。如果N型的規模化量產成本再下降,那競爭力和性價比就更高。
04、在PERC后時代,討論HJT,TOPCon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對于兩種N型路線,都有不同的支持者,或兼而有之,你怎么看?這次晶科GW級以上的實際動作和正式發布,是否是TOPCon最客觀、最真實的背書?
錢晶:HJT的主要支持者是相關的設備廠商,他們是這項技術應用和推廣的最大受益者。此外,還包括光伏行業的新勢力或非頭部企業,他們希望通過全新的技術路線實現彎道超車。即使有些產能布局,但更像是戰術上的嘗試而非戰略上的布局。HJT的實際情況就是“邊走邊看”,走得好,就大干,走不好,可能就不干了。走得比預期快,說明風向變好;走得比預期慢,說明風向變差。而TOPCon更多是頭部企業,是直接用市場反饋和雙簽訂單來支撐產能計劃的,他們的戰略部屬更有現實的說明意義。
05、對于HJT設備成本下降,綜合成本將逐漸下降的觀點,你怎么看?
錢晶:有些成本下降都基于若干假設,比如低溫銀漿用量逐漸減少,這些假設是否成立本身就是個問號。而實際上,如清洗制絨環節對潔凈度要求較高,且工藝復雜;非晶體硅沉積所需PECVD設備較多,鍍膜速度較低;此外,雙面銀絲印與燒結用量大于高溫銀漿,銀粉價格只會越來越貴,這都讓HJT難以逾越的成本關和良率關。我們不評判明天什么東西更好,我們只呈現客戶今天最好的東西。
06、從參數表數據來看,晶科Tiger NEO的各項公開參數性能都優于目前HJT市場上宣傳的數據,無論是效率和可靠性上,這是否代表著HJT所謂的更優異的方面目前并沒有產品或者經得起考驗的實測數據來支撐?
錢晶:并沒有作這樣的比較,我們的參數表只是體現我們產品可以兌現的情況,實際上要收集到HJT真正的panfile數據作為參照比較用,也比較難。具體的產品說明和更詳細的數據,11月2日,首發會上,聽晶科技術和產品部門同事的講解。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