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湖南省委網信辦和中國鐵路廣州局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發現最美鐵路 · 揭秘百年粵漢鐵路”活動在衡陽鐵路博物館正式啟動。走進衡陽博物館,從800余件藏品中重現鐵路發展史。
粵漢鐵路歷經百年歲月,演繹時代的發展和變遷。粵漢鐵路的建造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在那個山河破碎、風雨飄搖的時代環境下歷盡波折。前后經歷36年才能全線通車,而廣鐵時代直至1953年后才站穩腳跟。從此,粵漢鐵路成為服務民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穿越崇山峻嶺,跨過大江大河,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武廣、衡吉鐵路接通京廣、京九南北交通大動脈,并且不斷完善自身的服務實力,成為服務國計民生、助推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鐵路博物館并非是簡單“火車頭”的冷冰堆砌集納,而是將鐵路文化近距離地呈現于大眾面前,使鐵路百年文化得以傳承而不斷發揚光大,成為推進鐵路事業發展的一座橋梁、一個紐帶。鐵博就是一種穿越時空的文化鏈接,在鐵跡斑斑的藏品中,蘊藏著鐵路文化密碼,能夠知曉現在并暢想未來。
鐵路博物館是鐵道交通文化傳授最好的“講臺”,不僅凝結鐵道“紅色記憶”革命情結,更多地展現了鐵路百年英杰建設鐵路偉大事業,從艱難險阻到自主研發,這煎熬的漫長歲月,是鐵路人以己為身,勇挑重任的歷史擔當,這激人奮進的“課堂”,每回翻尋,每回仍在,里面蘊含著粵漢鐵路兒女不屈不撓的優良品質,衡陽鐵路博物館拔地而起,讓我們真正從凝靜中感受飛越發展的最美鐵路,成為鐵路文明的精神殿。
利用好眾多的鐵路文物,集中弘揚鐵路文化的陣地。鐵路作為民眾出行首選交通工具,有權力去深入了解其文化底蘊,鐵路部門更加有義務承擔著教育的職能,展現更多的鐵路文物元素和“文創產品”,如“紙質車票”、“鐵路印章”等,不僅豐富了鐵路文化產業,而且也為鐵博事業發展注入了歷史時刻的動力活力。增強人們對鐵路文物和鐵道故事等光榮傳承的了解,點燃人們對鐵路文物的好奇保護的熱情。喚醒沉睡的鋼軌般的“冰冷寶藏”,做到寓教于情,融引導于觸摸、對話、交融,復原出鮮活的鐵路進化場景。
在這800余件里,最讓人心血澎湃要數6次大面積提速調圖,從粵漢鐵路、京廣鐵路到武廣高鐵,從時速35公里到時速350公里,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縮短時空距離,讓“千里京廣一日還”成為日常,高鐵開啟最高運營時速新篇章,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鐵路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而蘊含的意義是天翻地覆的,在鐵路博物館感受到的是撲面而來的厚重歷史感,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鐵路工匠。而粵漢鐵路是中國鐵路發展的縮影,激蕩出鐵路的不斷傳承與磅礴奮斗精神。
鐵路部門修史建館,不僅記錄過去的艱辛,還是啟發未來的一種有效方式。在文物資料親睹粵漢鐵路發展歷程,它展示了鐵路特色文化的亮麗窗口。通過陳設形式、色彩襯托等形式,去順應和印證鐵路文明進步的步伐,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讓歷史說話,才能不斷增強鐵路文化自信,從而發現最美鐵路的成就和光榮。(文/黃金水)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