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停牌中的匯源果汁又被曝出超110億元的債務壓頂。
根據匯源果汁最新發布的未經審計的管理賬目,截至2017年12月31日,匯源果汁負債總額高達114.02億元。
由于涉嫌違反香港上市規則中關于關聯交易申報、股東批準及披露的條款,匯源果汁自4月3日起停牌至今。7月20日,匯源果汁發布公告稱,若其未能在2020年1月31日完成港交所列出的復牌條件,港交所將會展開取消公司上市地位的程序。公告同時表示,將于2018年8月1日(生效日期)生效有關上市規則除牌架構的修訂。
這意味著,如未能在規定時間內復牌,匯源果汁或將面臨被退市的風險。
為了擺脫危機,匯源果汁新任CEO吳曉鵬“空降救場”。一位業內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擅長財務的吳曉鵬在這個關鍵節骨點被選中擔任CEO,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匯源是為了擺脫債務與融資上的危機。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財報發現,盡管匯源果汁凈利潤近年來整體上揚,但均處在低位水平。2014–2016年匯源果汁凈利潤分別為-1.26億元、-2.29億元、0.13億元,2017年未經審核的凈利潤為1.35億元。與此同時,該公司的負債規模卻逐年遞增,2014–2017年,其負債規模分別為65.35億元、76.62億元、99.95億元和114.02億元。
關于停牌以及債務等相關問題,時代周報記者多次致電匯源果汁相關部門,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百億債務壓頂
引發匯源果汁停牌的,是一起“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事件。
今年3月29日,匯源果汁發布對外披露,在沒有得到董事會批準,沒有簽訂協議,也沒有對外披露的情況下,匯源果汁向匯源集團旗下關聯公司北京匯源飲料借出了42.75億元短期貸款,以便后者應付臨時營運資金需要及還債。這一行為違反了港交所上市規則中關于關聯交易申報、股東批準及披露的條款。
匯源果汁在公告中表示,此次貸款已出借資金42.82億元,現已全數償還(包括應計利息),同時根據貸款協議的貸款安排已終止。
時代周報記者查詢工商資料發現,北京匯源飲料實際控制人為匯源果汁董事長朱新禮,而由于匯源果汁的上市主體為注冊于開曼群島的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匯源飲料實際上并不屬于上市公司體系。
隨后,匯源果汁發布停牌公告。該公告稱,原定于3月29日發布的2017年全年業績將延后發布,公司股份及債券將暫停交易。
此后的幾個月間,匯源果汁多次將2017年業績及相關年報延后公布,公司股票停牌也已接近4個月。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匯源果汁旗下僅一家關聯公司產生40多億元的短期借款可能性不大,更為可能的是,匯源果汁將旗下更多子公司所需的借款集中借給一家,來規避更多的風險。“它(匯源果汁)不可能大規模地違反上市公司的財務規定,只能是用這種最小的代價來填最大的坑,它可能有十幾個坑需要填。”上述人士如是猜測。
匯源果汁的停牌也由此觸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6月4日,港交所就違規事項向匯源果汁發函并列出復牌條件,包括貸款調查、公布結果并采取補救行動,進行獨立內控審閱,證明管理層誠信,公布欠缺財務業績并說明審計修訂等。
7月初,恒指服務公司發布公告稱,由于匯源果汁持續停牌,其成分股自7月11日收市后,以系統最低價格(0.0001元)從港股多個指數及分類指數中剔除。7月12日,深交所又發布公告稱,因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份股調整,將匯源果汁調出港股通股票名單,并自當日起生效。
2017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匯源果汁的凈負債率已大幅上升到82.5%,相比2016年急升20個百分點。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由于匯源果汁在上游的農業產業投入較大,而農業又屬于重資產行業,導致匯源果汁在當前階段負債率較高。
萊維特品牌咨詢公司合伙人陳瑋則認為,過去匯源果汁的利潤能夠支撐其高負債的模式,但隨著果汁的成本要素近年來不斷上升,匯源果汁的零售價格沒有同步抬高,必然會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歸根到底,還是企業的利潤沒有上去。”陳瑋表示。
并購失敗后遺癥
提到匯源果汁如今的狀況,繞不過的是十年前那起可口可樂并購案。
2007年2月,匯源果汁成功登陸港交所,籌集資金24億港元,成為當年港交所規模最大的IPO。
2008年,可口可樂提出以12.2港元/股、總價約179.2億港元收購匯源果汁所有股份,頓時引起輿論嘩然;2009年,商務部以涉嫌壟斷為由,否決了可口可樂對匯源果汁的并購。
而在此之前,匯源創始人朱新禮明顯沒有料到方案會遭遇失敗。據多位業內人士介紹,當時,匯源果汁已經開始為并購之后的整合做準備:2008年,匯源果汁投資20多億元巨額資金新建工廠,準備轉型做上游的純果汁原料供應商;此外,匯源果汁大幅削減銷售人員,財報顯示,2007年底,匯源的銷售人員總數為3926人,到2008年底僅剩1160人。
在被可口可樂收購失敗后,匯源果汁的業績一直陷入低迷之中,在2016年勉強扭虧之前,匯源果汁連續2年凈利潤虧損。而根據財報,匯源果汁扣非后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已經連續6年為負。
多位受訪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匯源當年在產能擴張上表現過于激進,導致在后來不得不頻繁拋售產能利用率不高的子公司。
陳瑋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并購的失敗給匯源果汁留下了長達數年的后遺癥,公司整體戰略一直不夠清晰。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近幾年來,盡管匯源果汁被收購傳聞不斷,但一直沒有達成實質性交易。“(匯源果汁)它還是想賣,但九年過去了,它也沒有找到合適的買家。”陳瑋表示。
除此之外,在朱丹蓬看來,匯源最大的問題還是優質區位市場的缺失,“匯源在長江以北是非常強勢的,但在華東與華南市場非常弱,而華東華南又是整個中國消費水平最高、飲料消費量最多的區域,如果想要獲得高速的發展,匯源一定要把華東與華南的市場拿下”。
新帥能否除舊疾?
事實上,匯源果汁近年來也在不斷謀變。
匯源果汁的“家族式管理”一直被外界所詬病,為此,朱新禮近年來在“去家族化”上不斷出重拳。2013年,前李錦記醬料集團CEO蘇盈福出任行政總裁一職,開啟激進的改革,然而僅一年后,蘇盈福便辭任。2014年4月,前百事大中華區飲料運營副總裁梁家祥出任匯源果汁高級副總裁,全面負責生產運營。同年9月,原常務副總裁于洪莉任職執行總裁。2017年,崔現國接任執行總裁一職,但有媒體報道稱,今年6月崔現國已經悄然離職。
然而,陳瑋認為,正是高管頻繁更換以及營銷政策的不穩定,導致匯源在管理和營銷上較弱。
此外,主打中高濃度果汁的匯源也試圖在產品線上進行多元化布局,先后涉足低濃度果汁、葡萄酒、冰糖葫蘆汁、功能飲料等產品,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匯源果汁多位經銷商均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在匯源果汁所有產品中,最為暢銷的仍是匯源的100%橙汁果汁。
重重危機之下,匯源亟須擺脫困境。
7月16日,匯源果汁空降新帥。該公司對外發布公告稱,委任吳曉鵬為行政總裁,負責集團整體管理及日常運營工作。
資料顯示,吳曉鵬于2018年6月加入匯源果汁,2016年11月–2018年3月曾任蘇州金螳螂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席總裁;2005年7月–2016年11月,任中國五礦集團多個職位,包括董事、副總經理及財務總監等。匯源果汁在公告中強調,“吳曉鵬在內部控制、財務金融、企業管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陳瑋表示,匯源現階段亟須運用財務和融資的技巧來避免其被退市的風險,而吳曉鵬的履歷正是匯源所看重的。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5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4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3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
頭條 23-06-22